才二月下旬,却已经在醒来的早晨闻到了最新鲜的春天的味道.
想象着岸边的垂柳初芽后的湿润空气, 脑子里只有一个城市让我感觉春天会在第一时间到达的江南城市, 只有杭州.
匆匆忙忙整理了一些必备物品, 打了个电话预定了青年旅馆的床位后就赶往汽车站,生怕春天赶在了我前面. 令我惊奇的是, 在北站等车的时候, 苏州淅淅沥沥地下了小雨, 就象我期待中的那样. 那么此时的苏堤, 也沐浴在微风春雨中了, 等我到达的时应该是最温润的时候, 我迫不及待了.
车在高速上飞驰. 已经到杭州郊区了. 这里的农村不注意真和江南别处没有太大的区别. 然而我却很吃惊. 政府竟然允许这里的农民建三层建筑, 而且风格有些洋化. 特别的是, 几乎每家没户的屋顶都兼有一个酷似雷峰塔塔顶一样的小建筑物作为小水库. 可以想象杭州人迷信和依赖于雷峰塔的程度, 每个人都想在夕阳西下时享受雷峰西照的乡村美景, 在遭遇邪恶和挫折时堂而皇之地多一些心灵慰籍和庇护.
按照原定计划,打车去了文化气氛和耀眼霓红交汇的南山路, 这样的融合是最恰如其分的一种互补互需. 中央美院对面是一个叫做”火知了”的另类酒吧. 银灰庄重的重金属艺术建筑和火红精巧的玻璃小屋倒也相安无事且有些相知相惜.
我要借宿的杭州青年旅馆隐于南山路.
绕过一个大型酒吧, 就看到青年旅馆半敞的铁门. 典型的江南农家院落, 风车缓转, 流水自淌……没有客套的自然温馨. 办好入住手续, 放下行囊, 才下午两点多, 正是好时候. 一边散步歇息一边欣赏美景, 清风徐来, 湖水波澜不惊. 西湖就在几步之遥, 旁边是”潘天寿”纪念馆, 再远一点还有著名的仿宋名街”清河坊”, 江南古今“药”,“茶”,”店”,”宅”,”艺” 精华集汇于此, 最著名的还是”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胡庆余堂”……”清河坊”外便是吴山天风及鼓楼旧址, 据说鼓楼中还藏有镇楼之宝:”夜明珠”……
兜了一圈后, 慢慢折回南山路. 正好微雨初下. 任选一个牌坊入口进入西湖景区. 在木长椅上坐下后, 开始细细享受这一人的寂静浪漫, 真是此心次境只应天上有. 稍晚后, 雨渐浓. 撑伞离去. 因为在仿古街已经品尝过杭州风味小吃. 此时在西湖边上, 同样细腻精巧的日本料理此时比较能体现出我锦上添花的心态. 于是, 我冒雨去了湖另一边的日本料理店点了一份鳗鱼炒饭, 看着雨水顺着窗玻璃清澈流下, 温和而畅快. 心情也清澈透明……
真正泛舟西湖是次日早上. 风是大了些, 也好, 没有了刻意的那种浪漫情调, 更加真实些. 无意间听说湖底有座林彪的地下宫殿, 且无法挖掘. 无形中更增了神秘感. 湖心亭, 三潭印月……传说中的绝境出现在眼前时, 却分辨不出多少仙气来,估计是俗念难抛的缘故.
接下来是岳王庙, 龙井问茶, 灵隐寺, 虎跑泉, 雷峰塔…… “龙井问茶” 是新近几年流行出来的游客茶农互动的活动, 颇有新意, 也可让你乐在其中. 只要你有品茶心态, 可以跟着公交车站台边的任何一位茶农到山中家里小坐品茶谈茶.
除了” 雷峰塔”外, 所有的景点依然是原汁原味得让我吃惊, 竟然与我小时候看过杭州传说以后一直保留在脑海中的美好想象一一吻合,而且天衣无缝.
为了让自己更显得地道些,特意灌了一瓶虎跑泉的清泉, 确是有些甘甜,且留香于齿间. 据说用于泡龙井是最适合不过. 但象我这样普通茶客是品不出什么区别来的, 很是遗憾.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 杭州人的热情. 无论在站头等公交车或是站立在路边, 都会有热情的杭州人主动上来和你打讪. 第一次或许会因为自我表现保护意识的作用, 会感觉他们是否有些热情过火而心存顾虑. 后来才会明白, 是自己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了. 他们站在你身边, 自然地微笑着看着你, 然后问你,你想去哪里, 接下来是不厌其烦地给你指路, 如果你有地图, 他们更会帮你在地图上圈圈点点, 直到你清楚你要去的地方怎么走. 所以你到了杭州, 只要你会讲中文, 你绝对不会迷路. 这一点我绝对可以保证.
这样一个有灵气的城市. 而且带着圆润. 千年的西湖吸收了白娘子的万年灵气. 也只有这”灵”字才能概括这个城市. 沾了”灵气” 或许也只是她的机缘巧合而已. 在这样浪漫的地方, 也许发生了无数的缠绵, 谁知道呢……
作者:_cs38009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