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的印象里,中国到底分几种男人?
但提起上海男人,众位不是上海男人的男人印象里便突然觉得自己伟岸了起来----这是一种莫名的快感...
这种快感,我也享用过,尤其是当我告诉别人我是北京人在上海的时候。
上海有一千七百多万人口[连外地长住的],还不算旅游等短期流动人口。他们操着各种上海话[金山、崇明...],对他们认为的外地人、乡下人讲上海普通话,当然,他们也对他们认为该尊重的客气的讲着上海普通话。而口气和语调的区别是很容易分别的...
在祖国的各个角落都能碰到移居的上海人,操着上海话,同时也讲带当地以及上海口音的普通话。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也都能碰到侨居的上海人,他们操着上海话,同时流利的讲着各种外语。
其实对上海这个城市的好感是必然的。
上海不光有繁华的街道,也有小岛、滩涂、农田和村庄,也有着东海之滨、淀山湖畔的自然风光...大家知道,只是不去点穿,否则,“我不喜欢喧嚣的都市”这个堂皇的说法就做不了进入不了上海的充分理由了...
在上海之外的男人们羞辱嘲笑着上海男人,他们从自己身上随便能发现十条、二十条他们认为的远远超过上海男人的优点,他们找出这十条、二十条后可以坦然的搂着他们的女人说:老子不喜欢上海,去了上海要变成上海男人的,老子不屑与他们为伍!
已经在上海的外地男人们[包括我],可以尽情的说:老子有能力在上海呆着,老子不是上海人!!!
其实曾经有过同样的问题曾在我们的脑中盘旋,这么好的都市,是什么样的人群造就的,又同时造就了什么样的人群?
可以武断的这样说,现在在上海享受都市生活,号称正宗上海人的,几乎全是外地移民的后裔!
身处外地的朋友们可能并不了解,真正的上海人---崇明等郊县的本地人,正是号称正宗上海人的人群所歧视的乡下人之一!!!
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人类的发展史本来就是一部迁移史。
上海。
上海人。
上海语言。
上海的文化。
何等复杂的概念!!!
不了解这些的人不配评价这一切,更不用说嘲笑和辱骂了!
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只能说---无知使你勇气十足!
我佩服的,是上海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魄。中国有几个城市能包容世界各国的文化同时融合本国各地的文化而形成独特的文化[海派文化]的?
我佩服的,是上海人忍辱负重的品行。不去谈上海的殖民史;也不去谈上海华侨在海外创业的辛酸史;请问中国有几个城市的男人能面对如此无辜的辱骂和嘲笑,一笑了之的?看看网上各处的聊天室、BBS...有多少人在不辞辛苦的漫骂嘲笑上海同胞,可并不能因此激起什么还击,什么原因随你怎么想都好,我只想问:换一个城市的男人你们去试试,可以更无聊的吵个几天几夜!上海人不会,他们会说:有空!?
我佩服的,是上海人仔细精明、一丝不苟的风范。中国货的大体质量总是不能超过洋货。往往原料用的多,次品出的多,包装次的多,如果不是中国的劳力资源雄厚且价格低廉、本地消费市场博大,恐怕早已没有出路。原因呢?缺乏仔细认真、严谨塌实的态度,缺乏缜密有效的管理体系,缺乏......但我们无可否认,上海货在国货中从建国初至今能独占熬头几十年的事实里,包含着多少仔细精明、一丝不苟的上海人的努力...
我佩服的,是上海精良广博的文化底蕴。很少的名家承认自己是上海人,但有几个名家没在上海文化的熔炉里煅烧过?
......
能不能不要轻易的贬低不了解的事物?!能不能不要以偏盖全的评价不了解的事物?!能不能不要让我们的时间浪费在以贬低别人而获得的快感中?!
我们同是中国男人,我们都感到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小,地球都以村来形容。可我们同宗同气的中国男人之间,为什么还要归纳出个异类---上海男人来,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何况,大家心中的“上海男人”的印象,只是小气、娘娘腔、只会争吵的没男人味儿的男人,而决不能以此总结生活在上海的、外地人在上海的后裔、土生土长在上海的、生活在外地的、生活在海外的操着各式正宗或不正宗上海方言的男人们...
不是反对描写上海、上海男人,只是希望在描写之前,静下心来,去了解上海,了解上海人,最重要的,去了解自己...
或者,问问自己,中国男人有必要分成几种吗?问问自己,什么才是自己作为男人的快乐的根源!
作者:23968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