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成都,就意味着离青藏高原不远了。从课本上就学到过,青藏高原是第一阶梯,当时,我看着那一大片深褐色的区域,高高隆起在西部,离家乡是那么地遥远。后来,从各种媒体上看到了这片神圣的高原,她的每一处风景都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她的风采深深打动了我,使我对这块土地越来越心向往之。我把她安排在这次旅行的终点,是因为我相信她一定能给我们强烈的震撼,是我们从未感受到的。而如今,我们就站在第一阶梯的下面,离她是如此之近,就更让我的心灵充满兴奋。
一大早,告别成都,我们的车一路往西,朝都江堰的方向开去。司机是都江堰人,刚带了一批人去了稻城,他不停地说路上的艰苦,仿佛是逃难,而我的心底里,也是很想去那片美丽的山谷,只是由于时间、资金上的限制,只有把这个美梦继续做下去了,但从司机的言语和表情中,我仍能觉察出在旅途的艰辛背后,是何等的快乐。我们的导游是一位藏族小姑娘,汉名叫田田,小金县人,其实她比我们都小好几岁呢,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藏人,可能是太接近汉人区或者年轻的缘故,她和我们并没有什么两样,而她的家乡,却招致了当年乾隆帝的大兵征讨,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一路平坦,这里和内地没有任何区别,可一到都江堰,面前霎时出现一道高高的山墙,简直是从平地里冒出来的,耸立在岷江的对岸。这一高一低,一陡一平,尤其是如此鲜明的反差,我此生从未看到过,所以,我们只能一言不发,注视着窗外。
过了岷江,进入了山区,车头向上,开始在盘山公路上盘旋。一侧,是奔流不息的岷江,湍急的流水从山谷里下来;另一侧,是真正的高山,山体上裸露着巨大的岩石,突兀地排列着,这与江南的连绵丘陵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感受着巨大的视觉冲击,同时真切体会了“铁骨铮铮”的含义。路上的旅游车川流不息,其拥堵程度好似上海的内环线,全是到九寨沟的,想象一下游人如织的场面吧,这也是我选择四姑娘山的原因之一。在映秀和车流分道扬镳后,我们拐进了一个寂静美丽的山谷,路非常好走,这条路直通卧龙、四姑娘山以及丹巴县。
原本,坐车的时间是最无聊的,一群人一般是以聊天甚至睡觉打发的,可在这里完全不一样,路上到处是风景,车厢里静悄悄的,我们全部侧目窗外,生怕漏掉了什么。我们沿着一条溪流上行,前两天刚下过雨,湍急的河水撞击着河床里的巨石,泛着白沫,却又清澈见底,震天的声响一直陪伴着我们,便是这种溪流,也挟带着青藏高原独有的桀骜不驯。路的另一侧,是几乎与路面呈九十度角的山崖,崖壁上长满了灌木,有泉水直接从崖顶如瀑布般倾泻下来,不时会在马路中央看到几块从山崖上坠落的石头。在偶有的平地,溪流旁,则盛开着油菜花,一两座藏屋点缀其间,整个山谷绿意葱葱,阳光毫无保留地照射在面阳的山坡上,我们就在这样的山谷里前进,如痴如醉。
车过卧龙,来不及停下来看一眼熊猫,已经时近中午,我们在路边的店家吃午饭。一下车,顿觉神清气爽,成都的热气在这里一扫而光,空气里弥漫着清凉的味道,连着森林里刚产生的新鲜氧气,真是沁人心脾。脚步有些踉跄,这里有两千多米的海拔,已经刷新了我到过了最高海拔华山的最高峰。
继续上路,坡度明显陡了起来,海拔在不断地上升,温度越来越低,我把座垫抱在了怀里。树木开始稀少,山坡上是大片的草甸,牦牛!我看见牦牛了!高原之舟牦牛成群结队地在吃草,一派塞外草原风光,这下可饱眼福了,我们欣喜若狂地一阵猛拍。头开始晕了,是高原反应,可我却并不厌恶这种感觉,因为这才说明我真正进入了高原的怀抱。
山路盘旋地越加厉害了,连草甸也看不见了,山冈上全是裸露的碎石,而我们离云朵越来越近,后来甚至伸手可及,原本需要抬头仰望高高在上的白云这时就在我们的脚下,这样的感觉太奇妙了。回头朝刚才的来路看一眼,不禁胆寒,我们就是从这样的“深渊”里爬上来的吗?
终于,我们越过了此行的最高处——巴朗山口,海拔4523米。我们全体下车,凛冽的寒风吹打着我单薄的衣着,这里的气温一定不足十度,而那一天是8月1号呀。高原反应搅得我脚底打滑,可我还是努力爬上一座乱石堆,遥望四周,雾气茫茫,天高地阔,我不知道怎样描述这种感觉,非要亲身经历才能够知道。我们在玛尼堆旁、在海拔牌下留影,我站在了世界屋脊上,心里的感受是激动、豪壮还有彻底的轻松。
翻过巴朗山,没走多远,就到了目的地——日隆镇。路上共用去七个多小时,就完全换了一个天地。
马不停蹄,直奔第一站,双桥沟。太阳又露出脸来,阳光直直地照射下来,刺眼地很,打在每个人身上,就有一种灼痛感,让我这个从来没有用过防晒霜的人也破了戒。这个区域开发得很成熟了,沟里可以全程行车,中巴车载我们到最里面的红杉林冰川,一大块冰川在一个山凹上,冰舌可以延伸到山脚。往回走,我们一路游览了阿妣山、布达拉峰等,导游介绍着这里美丽的传说,而我在意的,并不是这些传说,我只是把自己融入这别样的风景中,除了感受还是感受,险峻的山峰、冰凉的小溪、绒毯般的草甸,还有湛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一切是那么地美好。藏族小朋友抱着小绵羊让我们拍照,我和一群卖羊肉串的藏族小伙子讨价还价,结果惹得其中的好几位为了证明自己的羊肉是最好的,要白送给我吃,他们爽朗的笑声我至今难忘。
回到日隆镇,天色渐暗,吃过晚饭,我们开始“逛街”。其实镇上只有一条路,就是我们来时的省道,只是旅游业给这个原本普通的镇子带来了喧闹,光宾馆饭店就有十多家吧,游客谈不上熙熙攘攘,也是络绎不绝。晚上降温得厉害,好像全镇的人就我还穿了条七分裤,忍着寒冷,买了几件工艺品,就逃回了房间。宾馆边就是那条溪流,它发出的声响就像暴风雨打在窗户上,为了御寒,我裹了三条被子,枕着“暴风雨”声,过了一夜。
长坪沟是最好玩的,因为它最原始,进沟需要骑马。马是这里的常用交通工具,可对于我们来说还只是在动物园里的概念。结果我笨手笨脚地试了几次才在马鞍上坐稳了,害得牵我马的藏族姑娘忍俊不禁。牵马的藏族姑娘说,我的马叫白龙,是他们家的,八岁了,这里的马几乎都是这岁数,等到它们岁数大了,就放归山林,任其生死了。
前几天下了雨,土路显得更加泥泞难行,马蹄踩下去会有深陷的蹄印,还有较大的水塘和小溪,牵马的藏人都穿着长筒靴。坐在马上也不轻松,由于没有骑马的经验,所以我不停地随着马的摇摆移动重心,两只手紧紧地握住缰绳,有时候要翻过几个小土坡,白龙的一跳一跃就更让我心里七上八下。一个马队就这样走着,清冷的风吹在脸上,我才想起要看看四周。我们置身在山谷里,在泥泞的小道上前行,周围全是原始森林,不远处的小溪若隐若现。在这样的空间里走久了,时间仿佛也不在现在了,几百上千年来,行走在青藏高原的商旅不都是这样的吗?在更遥远的过去,人类还没有涉足这片土地时,这里就已经是这样的了。这里不通水不通电,没有现代的交通工具,更没有手机信号,这里让我真实地感受了一次原始,让我亲近了自然,这是从未有过的感觉。
就这样在马背上度过了一天,恍若回到了史前时代,神智都有些不清了。跨下的白龙也累得气喘吁吁,最后一段,我实在不好意思骑下去,干脆下马走。山里的天气就是奇怪,最后我们顶着太阳,冒着雨走出了长坪沟。回首望,林木遮天,溪水潺潺,雪山傲立,梦幻梦境。
晚上,参加了一个烤全羊晚会。熊熊的篝火燃了起来,一整只羊架在篝火上,香气逐渐飘散开来,我们围着篝火,跟着藏族姑娘小伙跳藏族舞蹈,样子肯定十分难看,可我仍在这三千多米的高原上手舞足蹈了半个多小时,直到气喘得实在跳不动。然后我们走进帐篷,一大盆切好的羊肉端上来,主人们给我们送上青稞酒、酥油茶,我们也就入乡随俗,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好不痛快。惹得藏人都啧啧称奇,一般内地人来都吃不惯这两样东西,可我们却吃得津津有味,看来我们是很有缘的。那一夜,我们跳舞,我们歌唱,我们欢笑,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乐。直到今天,在我打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仍会由衷地微笑。那个夜晚,给我们半个多月的旅程画上了最高音。
离开四姑娘山的日子是个大晴天,能见度很好,司机连声说我们运气好,今天可以看见四姑娘山的全貌。我们起了个大早,来到最佳观赏点,发现一大群日本游客早就到了,长枪短炮拍个不停。四座雄伟的山峰耸立在远方,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色的光芒,庄严而又神秘,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高大。我们站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别了,四姑娘山,别了,青藏高原,你使我懂得了人类的渺小,使我懂得了要敬畏自然,更让我看到了这里淳朴的藏族同胞,让我留下了永生难忘的记忆。别了,我还会回来的,在不久的将来,还有许多地方没去,还有许多感受需要体验。爱上了,就一生无悔,我一定会重返青藏高原。
作者:_bbcv01634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