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半期,一种几乎绝迹的文字,悄然震动学界。想安静似乎都有点不可能。
它秀丽娟细,造型奇特,古意盎然。近二千个符码,只有点、竖、斜、弧四种笔划,书写呈长菱形,可采用当地方言土语吟咏。旧时当地不少才情女子采用这种男人不识的“蚊形字”互通心迹,诉说衷肠,将其刺绣、刻划、戳印、书写于纸扇巾帕女红,传记婚姻家庭,社会交往,幽怨私情,乡里逸闻,歌谣謎语,也编译汉文唱本。主人去世后,它们多作为殉葬品焚化或掩埋,只有寥寥少数作为纪念品珍藏保留,因此民间遗存极少。这种神秘的字符史书不载,方志不述,当地族谱碑文,可说无一蛛丝马迹,外界少有知晓。
这是什么文字?这就是自古流传于江永一带乡村妇女中的文字符号——女书。
我到江永的第一晚,住在县文化馆。在文化馆,一位很文儒,书法写得很好的老人,蒋馆长的父亲留我吃晚饭。席间,蒋馆长神秘地说,晚上带我去见两个人。这是两个什么人?他们和女书有什么关系?女书到底是什么?什么样?我的脑子里冒出一串符号。
我见的第一个人就住在文化馆的后院,是一位近七十岁的老人。小蒋说,老人叫周硕沂,是发掘女书第一人。见到周老师,我便迫不及待地提了个问题。我说,在冷水滩来江永的汽车上,有位乘客告诉我,女书的发现很偶然,是一位乡村小学老师布置学生写作文,题目是“你身边最有趣的事”。结果,一位学生写了他奶奶会一种希奇古怪的字。作文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女书被发现了,是这样吗?周老师说,这老师就是我,也确有这回事。但女书不是这么被发现的。
周老师告诉我,最早提到这种文字的大概是1931年和济印刷公司代印的一本《湖南各县调查报告》,但记述寥寥。大约同时期,少年的周在父亲的笔记中看到了有关女书的一段记载。同时,当周还是一个小学生时,就常被乡邻的姑娘大姐们叫去为之记录土话女歌,并有机会看到姑娘婆姨们写女书、读纸扇。五十年代初周调到县文化馆,才正式开始调查研究女书。后他用女书写的一幅对联被从省里来的一位文博干部看到,此后二人共同研究,并将研究报告寄给了当时中科院语言所《中国语文》杂志社的一位编辑。正当女书就要从迷雾中走出时,一场反右,三人全被打成右派。女书研究又中断了。直到1979年以后,逢太平盛世,周等人又开始重新研究,后陆续有重量级的语言文字和民族民俗学者加入,逐渐地这种罕见的女性字符“密码”终于从偏僻山乡进入世界视野,引起了海内外的浓厚兴趣和广泛关注。,据说,女书现已成为国际国内的一大研究热点。
我生性好动,注定不能当学者,也历来对枯燥的古文字敬而远之,但好奇心却使我被一个问题反复纠缠着,女性文字?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一方水土的女人们,会去创造和使用它呢?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男子如何能容许妇女学习和使用自己不懂的文字?
这就涉及到这种神秘字符的起源了。
民间比较多的说法有两种。
一是王妃造字的传说 。传说不知在什么朝代,永明县(江永县旧称)有一位才女胡玉秀,长得很漂亮,被送进皇宫。人家都以为她一定生活得很幸福,谁知道玉秀在宫中过得极其辛酸,生活非常冷清。她远离亲人与姐妹,满腹忧伤,却无人诉说。于是,她根据家乡的女红图案创造出了一种别人都不认得的文字,那就是女书。把自己的不幸以及对亲人的无限思念都写了出来,然后托人带回家乡,并嘱咐她的亲人:“如果要认识她的字,必须按倾斜着的方向去辨认,并按土话的读音去理解其内容。”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创造女书的王妃,在桐口村建了座鸣凤阁,以此纪念传说中的王妃。
二是盘巧造字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桐口山冲里有一个名叫盘巧的姑娘,她三岁会唱歌,七岁会绣花,长到十七八岁时,没有一样女红不精通,她喜欢结交姐妹,而且聪明伶俐。可是,就在盘巧十八岁那年,一场大祸降临在她头上。有一天,盘巧在山上扯猪草,官府的猎队发现了漂亮的她,便把她抢到道州府去了,官府内,墙高院深,前有岗,后有哨,盘巧插翅也飞不出去,她在这里受的苦没有人知道,又没有人为她写信传音,盘巧的眼睛哭肿了,嗓子也喊哑了,始终无济于事。为了将自己的遭遇告诉家人,盘巧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她根据平常与姐妹们织花边、做鞋样的图案,每天造一个字,3年时间造出1080个字,她用自己造的字写成一封长信,藏在一条由她养大的猎狗身上,让狗带信给家乡的亲人。那条猎狗很通人性,到了桐口山冲后,就东家进、西家出。终于,一位心细的姑娘发现了猎狗颈下的信,打开一看,好像是天书,于是,她邀集了49个姐妹,想了49天,才把盘巧的信认出来。从此,姐妹们用盘巧造的字编歌,又好认,又好记,代代相传到如今。
周老师说,其实那都是美丽的传说。为什么会有女书,应该也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可能很久的古代,当地的瑶、汉人中就有一种地域性的文字。后来,秦始皇焚书坑儒,统一文字,男人当然不敢再使用当地文字而习汉文字,而那时候女人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她们干什么,只要不违妇道,官家和男人们是不太在乎的,因而,被废弃不用的当地文字,也许是古瑶文在她们手中传承并发展成了深闺里的女书;第二个原因恐怕和当地古老的婚嫁习俗有关。江永地处湘桂粤边界,当地婚俗既保留了封建社会汉族旧婚俗的繁褥礼俗,又受南方少数民族特别是瑶族女尊男卑观念影响,妇女婚后三天即返回娘家,直到怀孕生子后才正式在夫家居住。这一古老婚俗客观上使得当地新婚少妇在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还能自由享受少女时光,与同村姑娘玩耍,唱习女红。“不落夫家”这种由对偶婚家庭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过渡时期的婚姻形式,是否反映了母系制对父系制的顽强抗争?当地这种一方面与男性社会隔绝,另一方面内部又特别活跃的“女性社会”的形成,会不会为一种“女性密码”的滋生成长提供丰厚的土壤?
当然,上面这些考据有些是周老的判断,有些则是我毫无根据的“联想”和“假设”,万不可当成“学术观点”。
我见的第二个人是欧阳红艳,这是位非常了不起的女子,对女书极其痴迷。今年三十出头的欧阳红艳原是县发展计划物价委员会的一名干部,为了研究女书,不惜把工作辞了。由于几位“女书”高人相继去世,“女书”面临传承危机,于是,英文水平很高的红艳萌发了搜集整理女书资料,编辑《女书英汉字典》的想法。1998年以来,她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不断地寻找“女书”传人,向她们学习“女书”。一次,她听说夏层铺有位老妇会识女书,不惜走了几十里山路,脚底磨起了血泡,才找到她。四年来,她先后拜师于阳焕宜,周硕沂门下,在识别挖掘和整理的基础上,红艳每天都加班加点编辑《女书英汉字典》。为了使其更加准确无误,她除了请老师周硕沂审阅外,还多次到上江圩对女书进行深入考证,并与女书传人共同探讨,经过反复核对,多次修改,一本20多万字的《女书英汉字典》初稿终于完成了。我在红艳家看到了装订得整整齐齐的打印稿。红艳说,曾有多家出版社愿意出,但最低要两万块出版费。
受县委宣传部两位部长催促,我五月一日上午从千家峒匆匆赶往上江圩普美村。
普美村是湘江上源潇水一座四面环水的小岛。其实,在我看来,普美村最醒目的存在还不是女书,而是那条清清的潇水。在我看来,潇水同样是一条谜一样的河流。江永的原野是平坦的,没有所谓分水岭横亘其间。珠江水系南下的谢沐河和湘江水系北上的潇水,竟在这一坦平原中各自婉诞而去。都庞岭以不同的集雨区域分配着潇湘之水。令人惊奇的是潇水。它从高山之阳的迎风坡流下,划过原野,又重新回到山脚。高耸的都庞岭及南岭山脉,居然都没有将其阻隔。它只顾缓缓地在大山夹缝里寻找出路,一路逶迤地弯过重重青山奔到岭北,在永州汇入发自灵渠的湘江。这是一种怎样的韧性执着啊。
走过潇水上的那座吊桥,一条卵石小径弯弯曲曲通向普美村。春日的艳阳正以一种柔和的暖调,映照着河边的普美村。
村子沿河岸一线排出,分散而不拥挤。徽派民居风格,把挑檐伸进河边的岸柳树梢。春忙时节人们下地还未归来,村子里静静的。只有一些悠闲散步的鸡和猪仔,在陪着老人和孩子们。河里的小舟也静静地泊在浓荫下,不见渔人。潇水波光粼粼,水牛卧在波光中一动不动。那潇水静静地流淌着,闪动着一首无声的歌。
县里对女书还是相当重视的,投资相当多的钱在村旁建了一座女书博物园。我在宣传部萧部长的带领下看了女书陈列馆,女书学堂。她告诉我,县里的最终目标是渴望实现女书村寨露天博物馆与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三位一体。
经过萧部长以及前面周老和红艳的介绍,在浮光掠影地参观后,我大体的印象,女书是一朵苦菜花。它不象藏族的《格萨尔》、蒙族的《江格尔》、柯尔克斯的《玛纳斯》,都是英雄史诗、神话传说。女书基本就是妇女诉说自己的苦难经历,用男人看不懂的符号在姐妹间互相慰藉,宣泄情感,传递姐妹间的情谊。有一段写童养媳的女书,内容是:“十八岁女三岁郎,夜间洗脚抱上床,睡到五更撮奶吃,我是寒妻不是娘……”
罢了,罢了。女书,其实对于我这样的猎奇者倒真不用去谈什么学术,不用谈它对于文字学、语言学、妇女学乃至历史、考古、人类及民族等学科,具有怎样特殊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值当是留下了一道风景,留下了一个谜一样的生活片断。
作者:zhanglao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