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西有一种神秘建筑,全部用生土建成,圆圆的。有人说它象自天而降的“飞碟”,有人说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其实它是客家土楼。客家土楼是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
2001年底,我们从深圳出发,经过近十四小时的艰难路途,终于到了客家土楼的集中地——闽西永定,全县有圆楼360座,方楼4000余座。尤以奇特的圆形土楼最富于客家传统色彩,最为震憾人心。圆形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堪称天下第一楼。
初访客家圆楼,给人的感受往往是:一跨进门楼,立即进入被屋顶圈成的天空之下,视线禁不住随屋脊线而盘旋,刹那间仿佛置身于古罗马剧场,有一份不由自主的晕眩之感。进入内院,空间出乎意料地明亮开阔,感觉和外观完全不同。内部被纤细的木结构组成的圆环包围着,充满柔和之光;回廊门楼张贴的对联,鲜艳的色彩配合祖堂屋顶上的苔绿,协调而美丽。
堡垒式封闭的外观和超大的尺度表现出强烈的防卫性,显示出一种气势逼人的威严。而土楼内部空间则是用纤细的木构件组成,并且居住空间对内院开敞,采用标准的小开间和接近人的尺度,从而使人倍感亲切,这是以人的尺度建造的空间,是为人的生活而设的理想环境。客家土楼给人的感知是:一个大尺度一个小尺度,一个泥土高墙一个杉木回廊,一个威严一个亲切,同时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振成楼—土楼王子
永定客家土楼中,许多土楼是按八卦图设计的,中华传统文化铬印深深地铭刻其中。而最为典型的代表当属振成楼。
振成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外楼圈4层,每层48间,按“八卦图”建造,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殃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方,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相通。一旦盗贼入屋,卦门一关,即可瓮中抓活鳖。祖堂似一个舞台,台前立有四根大石柱,舞台两侧上下两层30个房圈成一个内圈,二层廊道是精致的铸铁花格栏杆。大厅及门楣上有永久性楹联及题词二十余幅,充分展示了土楼文化的内涵。其中,“带经耕绿野,爱竹啸名园”一联,内含一个被称为“字王”的“带”字,据称字中有字,字能造句,可分解出百余个字来,奥妙无穷。楼内还有两口水井,间距不过三十米,同处一水平面,却水温、水位和水的清澈度各不相同,至今是个未解的谜。
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落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承启楼—土楼之王
承启楼位于高头乡高北村,历世明清3代,阅时半个世纪完工,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这是对该楼的生动写照。最兴盛时住过600多人。
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两个同住在一个楼里的年轻女人彼此并不认识。有一次,她们各自夸耀自己住的土楼时,竟不知道各自夸耀的其实就是她们自己生活的承启楼,只是一个住在楼东,一个住在楼西罢了。
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丽脱的造型艺术,融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台湾小人国和深圳锦绣中华都有承启楼模型。1981年被收入中国名胜辞典,号称“土楼王”,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名胜一起竞放异彩。
1986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该邮票在日本评为当年最佳邮票。
如升楼—袖珍土楼
如升楼乃迄今所计最小的圆楼,建于公元1901年,距今近百年。相传,楼主原先家中缺少住房,后得一梦“一轮红日下落此地”,便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用了三年时间建成如此圆楼。因楼小,象客家人昔时用竹筒做成的量米工具“米升”,故名如升楼。许多游客又称之为“袖珍土楼”。取名“如升楼”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如日东升,光明万年”。
福裕楼—府第式土楼
福裕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是永定府第式土楼的杰出代表。公元1880年开始兴建,耗资十多万光洋,经历三年时间才建成,占地面积7000余平方米。 该楼由楼主三兄弟的朋友汀州知府张星炳设计。仿西洋式建筑风格,富丽堂皇。楼前有三个大门,在主楼和横屋之间有小门相隔,外观连成一体、内则分为三大单元。楼门坪和围墙用当地河卵石铺砌,做工十分精细与大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十分和谐。外形像三座山,隐含楼主三兄弟“三山”之意。楼名也是张星炳题写。
光裕楼—古朴方楼
光裕楼建于1775年,距今约230年。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大楼为三层建筑,总计102间。楼内石门樗窗精雕细刻,尽显昔日辉煌。此楼是洪坑村最早、最完整的正形土楼,旧称城内。由于重视教育,自迁进此宅后,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功名显达。清朝期间,有大夫9人、进士4人、秀才40余人、武秀才2人。
此外,在闽西还有最大的圆楼“深远楼”;最大的方楼“遗经楼”;最古老的土楼“馥馨楼”等等,客家人在这里创造出了他们独有的生土建筑—土楼民居。
在群山之中,祖先们就地取材,用山石、生土和木料筑起了这坚如城堡的居所“客家土楼”(美国人以为是核基地),让子孙们安然地在楼里生息,我只觉得他们真的伟大。一座土楼就是一个艺术殿堂,每一座客家土楼又如同一个小小社会。客家土楼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图一:你看振成楼中的主人阿耕正在给我们讲解振成楼的来历,也在讲他的家历。)
(图二:圆型的“承启楼”土楼与方型的土楼组合成“一线天”,宛如一曲美妙的乡村交响乐。)
(图三:小小的“如升楼”是从“米升”而来。它如日东升,是土楼之最小。怎么看上去都像一个金黄的秋,“如升”愿你满仓!)
(图四:“福裕楼”和“光裕楼”是最完整、最古老的方型土楼。人世沧桑,你还能看得出昔日的辉煌吗?)
(图五:莽莽群山中的田螺坑土楼群,由四座圆楼和一座方楼组成,第一眼看去,只是神奇两字。这是梅花绽放吗?不!是天上掉下的飞碟?是地上长出的蘑菇?翻山越岭,在你最累的时候,突然,眼前是这样的景色,你疲惫顿消。)
(已在2002.06.23_香港商报—人文地理发表)
作者:kk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