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
决定今天一天都留在岛上。
起床时大约六点不到,窗外还是黑乎乎的一片。出门时约摸六点四十分,天已亮了。今天多云,所以没有看到日出也没有什么遗憾。我还是喜欢旅馆外那片不大又平常的海滩,不由自主又朝那里走去。
经过一夜的海水冲刷,此时的沙滩平滑得象一块大大的黄地毯。一路走来,只留下我的一串脚印。因为没有具体的打算,就随兴乱走。旅馆后面那条沿海的路还没有去过,就往那儿走吧。
清晨的空气异常清新,整个岛似乎还没完全苏醒,但鸟儿已经在歌唱了。路上看见一些老人在锻炼身体,我想,如果一直住在这里,一定会长寿。就这样沿着环岛的路走了一阵后想去感受一下清晨时昨夜那些走过的小巷,于是往通向岛内的一条小路走,也不知道会走到哪儿。没关系,就这样到处乱走就最好。
真的走了许许多多的小路,记得有一条叫福建路的,两边都是各式不同风格的建筑;还发现了离轮渡口不远的另一个教堂天主堂,象是个小花园。兴许是七点多时,看见一些孩子出门上学了,大人们出门上班了,那时感觉我不是个游者,而是岛上的一分子,有着同他们的一般的作息。
来到轮渡口时感觉一下子热闹很多。龙头路上的早点令我垂涎欲滴,现磨的豆浆,冒着热气的各种糕点,刚烤出来的馅饼…每一样我都想尝一口。我买了酸菜包和馅饼,味道真的很棒。
填饱了肚子,再次上路,准备去岛上的几个景点看看。路,我已经熟了,因为第一天上岛时就路过了那几处园子。第一站,皓月园。园子不是很大,但我还是花了一个多小时。郑成功的塑像就在里面,靠着海。也许时间还早,也许不是旅游旺季,整个园内,除了我,只见到两三个游客。很多时候,视野里除了海,塑像和园内的景致,别无他人,我可以完完全全沉浸在景色中。在之后的游览中,我又多次体会了那种完全属于我一个人的风景。
接着,我仍旧穿梭于任何一条我未踏足的街巷,领略每一处未体味过的风景。中午时分、来到菽庄花园。花园内的钢琴博物馆及十二洞天值得一游。游客似乎多了些,但一点儿不拥挤。我可以找人替我拍照了。
我还是没有去日光岩,因为总觉得没有找到那条路不甘心。其实已经发现了几处进口,但是都装有铁门,买票前是不会开门的。而且现在游客渐多,不是游览的好时刻。如果今天找不到,明天就买票进去,但一定是在大清早。
肚子又饿了,决定去龙头路上的小吃店。龙头路原来有好几条分岔,居然用同一个路名。兜兜转转中,挑了一家干净的坐下,为了多吃几样就抛弃了饭面类,点了鱼园汤、土鸡罐和拌青菜。这里的小吃似乎永远不会让人失望。出了店门,欣喜地发现了鼓浪屿市场,里面有各种水果和蔬菜。兴奋地挑了黄瓜、番茄还有杨桃、芒果、蕃石榴这些在上海或贵或鲜有一见的热带水果,心满意足地踏上回住所海滩的路,随手买了两份报纸,心里已经有了下午的打算。
背着水果,我仍痴心不改地在巷子里钻进钻出,在这样的穿梭中,来到一条只容一人走的小路,看见前面有只大白猫。快要走近它时,它忽悠一下串上旁边的台阶。知道我看见了什么,那是一个石头的拱门,门口的匾上写着“日光寺”。我屏息走上台阶,看见了售票口,但没有看见铁门,对了,就是这里。日光寺是日光岩景点中的一部分,这儿应该就是那个早上可以免费进去的地方。真的很高兴,不仅仅因为可以省下六十元门票。
走到海滩时发现从日光寺到住处只有几分钟的路。脱了鞋,坐在沙滩上,穿着袜子感受沙子也很不错嘛。这就是我下午的打算之一:坐在沙滩上看报。周围的游客不多,有的踏水、有的拍照、有的同我一样坐着,发呆或聊天。时间的概念如此模糊,多好!
不知过了多久,风渐起,我起身回房间履行第二个计划:吃水果。水足果饱后,我坐在阳台上,翘起双腿,继续看报。
这是个悠闲的下午,吃吃水果,看看报纸、电视,养精蓄锐准备晚上去教堂。六点多时先去岛上的商业街逛逛,然后在附近的一个小店吃了点东西,便朝三一堂走去,这时路上有很多人,都是去教堂的。终于听到了赞美诗,还翻看了几页圣经。虽然没有特别的地方,但遂了我的一个心愿。回去的路上,再次摸索了去日光岩的路。相信不会有问题。回到房间,耳畔依旧是阵阵潮水声。这一天是属于鼓浪屿的,我的鼓浪屿。
作者:dy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