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从桂林回来,其实不象从凤凰回来时那样很有记录的愿望,但还是写点什么吧。
我把桂林只是作为一个中转站,除了象鼻山,哪儿都没去。我想天下的溶洞应该都是一样的。不过米粉我很喜欢。
第二天,坐8:20的车去龙胜,再转车去龙脊。桂北山区只种一季稻,所以每年5月份才灌水,农历八月十五收割。这个季节,满山遍野只是淡淡的草绿,但也很壮观了。在那里特别能体会到土地对于农民的意义。与他们相比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农民真的是很幸福了。但他们辛苦一年种出来的粮食也就够自己用的,旅游的开发对于他们真的是福音。现在去龙脊玩的人已经挺多了,因为在桂林的旅游介绍中都会提及那里,外国人也不少。我们在上山时,因为太饿了,就在一家没挂牌的农家旅馆吃饭,就是门口种了可芭蕉树的,又贵又不好吃,笋是苦的,腊肉全是肥的,就蕨菜炒得还可以,也许是老板娘知道我们嫌她那里地理位置太低,不在那儿住吧。我们住在网友们介绍的揽月阁,15元/人,正好前一天有一群美院的学生来写生,三楼的房间都满了,我们只好住二楼,土家的吊脚楼是用杉木建的,楼上的动静楼下都一清二楚,吵是吵了点,也蛮有趣的。揽月阁生意好,所以服务上也有经验一些,比如有计费的电话,龙脊至龙胜班车的时刻表,热水器、洗衣机、大彩电、VCD、音响,菜的味道既不错也实惠。老板娘和做饭的师傅都很热情。我们看到旧版的龙胜旅游介绍,有一张照片是老板娘和宋祖英的合影,要不是别人告诉我,根本就认不出来,老板娘真是胖了许多。揽月阁的旁边有家新的旅馆正在装修,位置更好,但也许会贵许多。
我们请了个壮族的大嫂带路,她叫韦美珍,人很朴实热情。晚上她还特意到揽月阁带我们去她家喝打油茶。打油茶是糯米用油爆了,再用茶水泡,加盐喝,我们是喝不惯,太油腻,味道也怪,但当地人很喜欢。更让我们感动的是第二天她又来揽月阁,送了两块腊肉给我们,还说反正她要下山,可以帮我们把行李背下去。他们家的生活挺艰苦的,楼也很旧了,没什么家具,更别说电器了,唯一的一台黑白电视还坏了。哪里的贫富分化都很严重,连这个小山村也是。揽月阁不算最富的,我们看到有一幢木楼盖得特别特别大,还以为是村政府,结果是两个兄弟盖的,只住6口人,大概是做生意赚了钱。在中国,种田永远都是生活在最底层。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在网上把这位大嫂介绍给大家(她家里还没通电话,找她的话可以打她邻居的电话0773-7582537),去龙脊的话,可以找她带路,她也知道去大寨的路,据说那里的梯田更壮观,只是要走两个多钟头才能到。我们因为计划在阳朔多呆几天,第二天就下山了,没去大寨,都后悔死了,多在那儿呆两天,还可以尝尝绝对的土鸡呢。
去桂林前,在网上看的和听朋友的介绍,都说阳朔很棒,感觉是个特别有情调、很浪漫的地方。到了那里,真的很失望。西街的旅馆还是不错的,不贵,条件也不错。酒吧也还好,但总的感觉不对劲,太商业了。两边的小店卖的都是到处可见的商品。在西街逛了一圈,我对自己说,这就是西街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了。阳朔的老外真的是很多,他们把那里当成家了,以至于我们自己都找不到感觉了。不管到那里玩,中国人绝对是少数。英语是阳朔的第一语言。在阳朔要不会英文真的是不好生存了。
我们在阳朔的那几天,特别的热,才四月初,气温都到30度了。天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游兴。骑车去月亮山、大榕树给晒个半死,风景也一般,而且半路上车胎破了,顺便又领教了阳朔人的宰人和不负责任。后来学乖了,去遇龙桥就拣太阳快落的时候,包了两三轮车,遇龙河的风光是很美,躺在竹排上,风轻轻的,很是惬意。而且也便宜,一个人10元,坐了来回。船工告诉我们从遇龙桥可以撑竹排到大榕树,要4个钟头,180/排,坐两个人,贵是贵了些,但我想没有太阳的话,应该是不错的选择。阳朔的精华就是在山水间。
在阳朔,吃的方面印象最深的是加州旅馆隔壁的串串香,我们每天肚子再饱,天再热,也要去吃上好几串,很便宜的,5毛一串,味道很好。还有就是西街口大排挡前买冰品的,绿豆爽很浓香,水果糖水也很解渴。
作者:super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