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可以看作是中国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说它有魅力,是指中国人对它魂牵梦萦的感情。无论内地、港台,抑或海外的华人,提起少林武功无不为之着迷,作为文化认同的表征,它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绝不次于紫禁城和长城。少林寺,在多少中国人心中已成为挥之不去的一个情结,更是少年时最难忘的一个梦。
然而,你如果带着梦去看少林寺,你肯定会失望的。因为梦之所以为梦,是因为它充满了你所期待的却又不现实的东西,因此即便少林寺真得极为出色,你也会失望的。
少林寺的山门很漂亮,但并不高大宏伟,这与我们的印象相去甚远。我们心中的少林古刹应该是掩映在群山翠柏之中,高大的山门中传来阵阵钟声禅唱;而如今的少林山门已被密密麻麻的店铺、武馆、停车场所包围,其中不乏高大威风甚于山门者。这儿已变成了一个小集镇,产入耳中的是阵阵叫卖声和汽车喇叭的鸣叫。如果你站在山门前广场四面望去,会发现少林寺只不过是一个繁闹的广场的一角而已,也许现在的少林山门如它千百年前一样巍峨壮丽,但现在的它并不比对面的一座仿古建筑更引人注意。走近山门看过介绍方知,原来少林寺二十年代毁于兵祸,如今寺内建筑多为重建的,所存的一些明清建筑也都重新装饰过,红墙绿瓦固然漂亮,但毕竟令怀古之人憾甚。山门横额上“少林寺”倒为康熙皇帝手迹,字风古劲,昭示着少林寺不同寻常的地位。
少林寺号称禅宗祖庭,南北朝时即建寺,寺龄已有1500多年,规模气派自恃不小,占地3万平方米。由于被禅宗奉为初祖的天竺僧人菩提达摩最早驻锡于此,因此,少林寺在佛教中的地位甚高,“祖庭”之意即在于此。而蜚声天下的少林武功据说也是这为达摩老祖传下来的,因为寺中关于达摩的殿堂、碑刻极多,这也是少林寺与其他中土大乘佛教寺庙的最大不同。中国北方历来佛事昌盛,著名寺庙极多,特别是历来统治者多佞佛,加之善男信女极众,因此,这些佛寺无不金碧辉煌,在这方面 ,少林寺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其实论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少林寺尚不如北京戒台寺、河北正定隆兴寺等著名寺庙,少林寺得彰显其名的,惟“少林”二字而已。
在建筑格局上,少林寺遵从典型的中土大乘佛教寺庙建筑格局,寺中除了三世佛祖、四大天王等与其他寺庙无异的佛像之外,颇具少林特色又给人印象极深的有下面几样建筑。
第一个令人驻足的是一块3米多高的石碑,它位于天王殿之前的碑林中,号为少林碑林之首。此碑为唐太宗李世民为感谢少林十三武僧搭救之恩而立。“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家喻户晓,而这块石碑见证了少林寺与皇家的独特关系。此碑碑文为当时书法名家所书,惟右上角“李世民”三字为唐太宗亲笔所写,笔迹横弋不羁,不遵法度,雄霸之气扑面而来,在一片中规中矩的碑文中极为醒目,遥想其睥睨天下的风姿气度,不禁令人心仪。
在少林方丈室后面有一座小巧的殿堂,即达摩亭,其中供有达摩铜像一尊。此亭亦称“立雪亭”,这里面有一个著名的佛教典故。传说达摩曾在此亭中修行,其弟子惠可为求其真传,立亭外数日不去。时逢天降大雪,达摩谓其曰:欲得真传,除非天雨红血。惠可即引刀自断一臂,血沥雪上,一片鲜红。达摩感其诚,即授其衣钵。惠可即为后世禅宗尊奉的二祖。自今少林寺僧人行礼时不用双手合十,而只用单臂,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位“断臂求法”的祖师爷。此为每个游少林的人所必闻的掌故,可是想到以济世度人为怀的佛家中竟有这么多血腥杀气,不禁使人感慨不已。
毗卢阁为寺内最后一进建筑,又称千佛殿,是少林历经劫祸而保存下来的最大一座明代建筑,殿内一座3米高的毗卢像铜像亦为明代遗物,殿内一幅“五百罗汉朝毗卢”的明代大型壁画极为著名。然而毗卢殿最具特色的地方却不在这里,而在地面上,有48个排列有序的陷坑,这便是著名的少林武僧习武时留下的脚踏坑,此为少林武学悠长的见证,游少林时切不可错过。
在少林寺一游,少林僧人亦令人颇感兴趣。对这些同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却又处于不同世界中的人们,我们充满了好奇,另外,传说中的少林神功也使他们充满了神秘感。第一个印象深的僧人是一位在一座配殿中为香客加敕的年轻僧人。加敕俗称开光,是指由僧人将香客的佛珠、护身符之类放在佛像前并焚香诵经,以求得佛的祝福。这位加敕的师傅年纪不到三十,长得高大英俊,着全套的僧袍、袈裟,风仪不凡,加敕的殿内宽敞清静,两厢桌椅整齐,想来有时也举行重要活动。在加敕师傅诵经的时候,佛像的侧后方似是办公区,域内一僧一俗在低声座谈,过一会儿,手机声、接听电话声从彼处响起,看来这清静的地方也不能避开尘俗的烦扰。
在寺中每一殿内都有化缘箱,一僧手持木棍倚案而坐,案上置一铜缸,每有布施着投钱于箱,他便应手以棍击缸,响声悠扬。这些僧人皆闭目向内而坐,看起来如入睡一般,但钱落缸响,丝毫不差。据说有的僧人不用目视,但施主若仅施一元,则轻轻敲缸,若施百元,则是“当”的一声脆响,无需回头却毫厘不爽,人引以为神技。此说不知真假,估计为刻薄之人拿僧人开玩笑讲来玩的,而毗卢殿中那位却真的睡着了,任你施多少钱,那根小木棒都纹丝未动。
寺中还见几个小和尚,十岁上下,光头僧衣,在工艺品摊前出售纪念品,看上去稚气未脱,有几个还打打闹闹,像是争夺什么好玩的东西。据当地的朋友讲,少林僧人从李世民时代起便不禁酒肉,八十年代开放以来,一部《少林寺》电影再加上金庸先生的小说使少林名扬四海,因此少林寺庙产极丰,寺僧极富。由此看来,少林僧人亦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和我们普通人的距离也并不远。
驱车驶离少林的时候,满眼是各样的武馆和一群群扎马步、翻跟斗的小孩子,可见当地武风之胜。碰巧一个小家伙似乎练功受了伤,也就八九岁的样子,在两个小伙伴的搀扶下,一拐一拐向前走。看着他,我想起了寺里的那几个小和尚,他们年纪一样大,又都同现在这座少林寺息息相关,但少林寺会带给他们什么,他们的未来会怎样,我却想不出来。
作者:hanyil4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