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这首诗,不知萦回在梦里多少回了,那凄美绝伦的意境,简直令人泣血。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一个天涯漂泊的游子那种孤独、忧伤的心境。也许千年以来,人的感情都带有或多或少的共通之处,所以仍然能引起许多现代人的共鸣,古诗词所营造的种种优美的意境都成为后人崇仰的精神家园,然而,现代工业文明的发达,已使人们难再拥有小桥流水的心情,难再写出那“夕阳西下”的深沉诗句了,优美而深邃的古诗便成为我们心中的绝唱。
听说华东之行中有一个景点是寒山寺,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不论旁人如何说这条路线如何舟居劳顿,景色平平,我固执的认为我眼中的苏杭一定有另一番韵味的,而更重要的是那里有我早已神往的圣地——寒山寺了。
汽车驰骋在由上海到苏州的国道上,两边开阔的田野,疏落而整齐的村庄,在灿烂的阳光下,飞速地往后弛去,我不禁赞叹江浙一带的这种和平悦目的风景,这也许是华东一带地区的特色吧?不像西南云贵,触目皆是黄土,令人因隐隐感觉到山民们的贫穷落后而不安。这一带的农村,从他们崭新而优美的房子就可以看出他们生活的不贫寒了,而且那些建筑都是江浙民居的特色,一路上都是赏心悦目的风景,不愧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我又忽地想到寒山寺,它会很破落吗?还会不会找到昔日那种凄美的意境呢?我不敢随意的向已经熟悉他的导游打听他的现状。我心目中的寒山寺,远处应有开阔的江面,江畔停泊着许多小船,当年诗人就是躺在其中一叶孤舟上,远听寺内的钟声的,就像长江之畔的张飞庙那样的气势、格局,夕阳西下之时,半江瑟瑟,那样才有意味呢。旅游团的安排是第二天早上才去那儿,所以我们一行人下了汽车,走向寒山寺时,还是寂静的清晨,一切都很安宁,空气很清新,四周的民居很古朴,给人一种很肃穆的感觉,我的心在加速的跳动,导游说你不要期望过高,现在那江只是一条很窄的小河而已,我心下暗想:千年的沧海桑田,四周的景观是难免有很大的变迁的了,然而,不管我看见怎样的寒山寺,也不会怨怪什么的。
当我们看见不远处那座只有七层高的寒山塔与别的寺塔没有什么大分别时,我仍然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绕着寺外的围墙急急地走,路一转弯,眼前便出现了一道古朴的风景:一座朴拙的石桥赫然静卧于晨曦之中,桥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凄凄芳草,陈导说这就是“江枫桥”,我的心一颤,果然看见那桥边有一块牌写着“江枫桥”三个红字,便迫不及待地甩开人群,飞奔向桥,仿佛看见了阔别多年的情人一般。
踏上了宽大的石板时,我的心忽地沉重而缓慢下来,这就是我梦绕千回的诗境了吗?我不是在做梦吧?我生怕是走得太快了,这个梦会醒得太早。
走到桥顶,便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寒山寺的概貌了,这只是一座再也普通不过的寺庙,不大,也没有特别雄伟的建筑,然而门前“寒山寺”三个古雅的大字却散发着魅人的光辉,也许正是这种神秘圣洁的光辉使这座寺庙成为文人墨客们的梦地吧!
我抚摸着桥上冰凉厚重的石栏,观看着桥上依依的芳草,久久不愿离去,桥下只是一条几米宽的窄窄的小河,桥对面便是江村镇繁密的人家。这些人家的住宅很朴素,毫无我们南方人私宅的豪华逼人之气,听说这是苏州建筑的一大原则,凡是古景点附近的建筑未免破坏原景的韵味,都不许建筑得太高太奢华,我心中不禁为这里的领导们那份难能可贵的文化素养和眼光而叹服。
终于,我独倚在江枫桥的柱杆上,拍下了一个珍贵的镜头,才大步奔向我的寒山寺,正如我们朝思暮想的一个情人,当有朝一日相逢时,即使她已在岁月的沧桑中变得瘦小、苍憔,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美丽动人,然而她仍然在我们心目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般圣洁、动人,我们依然会无限深情的拥她入怀——我,走向我梦中的寒山寺。
作者:badboy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