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大假想来想去都不知道去哪儿?后来有人提议说去内蒙古,于是想着那儿地方大,不会人挤人,也就奔那儿了.我们是准备从北京开车过去,走之前就在超级市场里大买特买,然后把车拿去检修了一回,把四个轮胎全换了,接着就上路了。
第一天,北京。因为都不是本地人,对北京的路况也不熟悉,在东四环立交桥上就绕了二个小时.好不容易总算看不到市区的景色了,在国道上没驰骋多久,又塞车了.在去张家口的路上,车队排了有几十公里.从黄昏一直到深夜,开始大家还想尽办法走走停停的去占个好位置.随着夜色越来越黑,大家却越来越有耐心,干脆也懒的去你争我夺的.在车上就来“拖拉机”,反正我们车上有的是吃的,喝的,怕谁?其它车上的人可不行了,谁知道会在这荒郊野外的呆上那么久。当地的河北佬也挺会做买卖的,干脆提上方便面和热水挨着问。大家吃饱喝好以后,都睡去了。只有我们车上是灯火通明,音乐声,吵闹声是不绝于耳……凌晨二点,路通了。大家确有点恋恋不舍的,毕竟也算是同过患难的。虽然互不相识还是挥了挥手,走先。
第二天,到了呼和浩特。刚到那天就想回去了,这里的风沙实在是太大了。弄的我整个人就象是从土里挖出来的一样。同伴说,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说这才是男人该来的地方。
接着我们去了位于市区旁边的“昭君墓”。我想当年的王昭君也并非是葬在这个大土堆里的吧,只不过是后人找了一个地方来祭典她而已。说实话,这个地方真的没什么可去的,大概也就和成都的“武侯祠”“杜甫草堂”一样。不过看着后人对美女的崇敬,我想昭君当年的选择没错。总算到了晚上,可以吃到鼎鼎大名的“手把肉”和奶茶了。呼和浩特城区里有一个蒙古大营,那里有亚洲最大的赛马场,还有很多很多的蒙古包。一般一家人就包一个蒙古包,然后可以请蒙古歌手来祝酒,可以边欣赏边品尝地道的蒙古食品。所谓“手把肉”就是清煮羊肉,据说煮的时间很关键,肉要嫩而香。然后整个的抬上桌,自己拿刀割下一块蘸着酱吃,这种自己动手的吃法才真正体现了蒙古人的豪情。在这里我才知道羊原来也可以和猪享受同一待遇。每个部位都可以食用,这可真正体现了人对资源的利用精神。呼和浩特这个城市除了风沙大一点,其它都挺好。小小的,什么都有。人也质朴可爱。吃了肉,肯定要喝酒了,深夜时分泡泡当地的酒吧。也过把“蒙古小资”的隐,蛮好!
第三天,包头。据说包头这个城市之大可以和北京,上海相比。但吸引我们的肯定不是这些,而是它有个“银河广场”,据说广场上有很多鹿,而且是放养的。包头用蒙古语翻译过来就是“鹿城”,可惜我们去的那几天太冷了,连鹿儿也不太愿意出来了。经过包头,我们到了“响沙湾”。兰兰的天,黄黄的沙,还有沙漠之舟-骆驼。这里的一切都让我觉得我象是出现在某个考古工作的现场。(我带来了几张照片)
第四天,草原。草原的名字我忘了,反正不是呼伦贝尔,因为那儿实在是太远了,在黑龙江那边。而且当地人告诉我们,草原现在很冷了,估计到零下了,他们都劝我们不要去。可来都来了,总得去见识一下吧。翻过了大青山,温度骤然降了,在车上也把暖气打开。草原离呼市也就一百多公里,没想到温度差异那么大。好在,我们走之前借了几件羽绒服。现在的草原只能用荒凉来形容了,八月是最好的季节,风吹草低的,严冬也行,可以打猎。而十月没什么好做的了。草是青青黄黄的,偶尔还有一些羊群在,想和他们合影一张,没等我靠近,就跑了。最爽的就是开车了,在草原上开车,风驰电掣般,那感觉甭提了。
是时候要回去了,在酒店里量量体重,发现自己已经重了二斤。那是当然了,每天吃那么多奶制品,还有羊肉,不胖才怪!我想我不能再呆下去了,否则回去别人都不认识了。在呼市买了很多吃的带回给家人,朋友尝尝,不过我想大多数的人还是吃不惯的。
作者:red_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