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北京最重要的任务是强化京北燕山军事防卫建筑工程。所以构筑长城就成为代统治者注目的中心。明代以前有燕长城、隋长城,明代时又在部分旧长城的基础上,筑了更加坚固、雄伟的明长城。这些长城,特别是蜿蜒于燕山中的明长城,曾是保卫师的重要军事防线,与北京之间存在着“唇齿相依”的密切关系。这道长城由于它全长12700华里,而被人们称为“万里长城”。其建筑工程之艰巨,历史之悠久。气势之雄伟,均为世所罕见,人所共誉。
万里长城北京段,地跨京北山区平谷、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5个县区,总长629千米(其中主干线长529千米,支线长90干米)。整个走势呈比较连续完整的半环形。如果按其东西、北西两个走向分布体系加以对接、则可看到在怀柔县旧水坑西南分水岭处(东经116度.北纬40度)有—个明显的接合点(称“北京结点”),由此结点开始,向东、向西、向北西放射出三条特色不同的长城。向东长城以单层状为主。只在隘口附近出现环状、多层状城体结构。向西长城比较复杂,除隘口附近构筑多环状、层状城墙外。在延庆盆地与北京平原之间,还构筑了两条互相平行的城墙,形成坚固的双重纵深防御体系。其中,北西向长城体系在北京市境内主要为单层状,在结构上也比较简单。此外。在长城主线两侧还可偶然看到延伸出的支线,这些支线一般长几百米至几千米。
作者:y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