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青旅(九寨沟旅游网)电子营销中心 免长途:AAAAAAAAAAE 电话:AAAAAAAAAAA 地址:成都-红牌楼广场3号楼[省青旅总部大楼]
天府广场简介: 面积为88368平方米的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区中心。绿草茵茵,鲜花艳艳,在大厦林立的都市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广场西面的皇城清真寺年轻而又古老,因为在广场修建之前它已存在数百年,只是那时掩映于陋巷之中,直到1997年,这一伊斯兰教堂才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广场北面的四川美术馆常常展出一些艺术精品。 而正北的省展览馆内一年四季轮换展出我国实业界的一系列新产品。广场东面的锦城艺术宫曾经是西南最大的艺术殿堂。而紧邻的人民商场是全国著名的商场之一。旅游者在商场购物,可让对购物不感兴趣的小孩到游乐区玩耍,或将小朋友托会给商场有关部门照看。附近的天座商城是一座地下商城。从盐市口向北穿越蜀都大道一直延伸到玉带产交桥附近,是全国著名的地下商城。它南端的出口是染房街小百货批发贸易区。贸易区向西延伸至人民南路,紧邻的就是成都百货大楼,正好是天府广场的南面。 天府广场穿梭着南北东西行驶的公交车,无论是去人民公园、文殊园、武侯祠、百花潭、青羊宫、望江公园、猛追湾游览,还是去春熙路、城隍庙、荷花池、五块石购物或视察商情,交通都十分方便。 天府广场的历史沿革 成都是一个单中心结构的、集中式的平原城市。今天的成都“天府广场”位于成都市正中心,其形式与地位与北京天安门广场相似。 公元前347年,相当于中原的战国时期,蜀国开明王九世迁都成都,在成都平原上建立“北少城”,位置在今天“天府广场”以北的五担山一带。较为罕见是,蜀王没有采用当时西周营国制度对正南北中轴线的要求,而因地制宜、依势傍路地采用了一条北偏东约30度的轴线来定位建城。至此,这条偏心的中轴线,以及沿这条轴线在后来的秦大城、唐罗城中发展出的方格路网结构,一直沿袭至明初,总共近一千七百多年不曾改变。公元908年,王建割据四川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次年,王建改“子城”为皇城,改其中“蜀王府”为宫殿。公元925年,“前蜀”为后唐灭。两年后,成都尹孟知祥在“唐罗城”外再次加建“羊马城”。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至此,成都已形成一个单中心、多重城池相套的格局,“蜀王府”虽历经战火,多次兴废,都始终维持在城市的正中心位置未变。公元1371年,明朝,朱元璋之子朱椿被封为“蜀王”,将汉唐、前后蜀遗留下来的“子城”全部拆毁,在旧址上重新修建“蜀王府”。新“蜀王府“一改过去历代成都城主轴偏心的布局,首次确立正南北的中轴线,从而形成类似北京紫禁城的沿南北中轴线东西相对称的庞大建筑群。虽为王府,它却俨然有皇宫的巍峨气派,故老百姓称之为“皇城”。其前面的牌楼、拱桥和一大块空地,则被称为“皇城坝”。“皇城” 和“皇城坝”的位置,便在今天的“天府广场”北端和展览馆一带。 而进入五十年代以后,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中,“皇城”与“皇城坝”遭受了巨大破坏,直至消亡。1951年,“皇城”的城门洞以南被拓开了70米宽的人民南路。“皇城”从此开始进入危境。五十年中后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在“大跃进”的狂飙推动下,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如成都百货大楼)、城市道路以及政治广场的修建开始破坏“皇城”和周边民居的布局。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得“皇城”彻底走向消亡。1968年,仅存的明代“蜀王府”城墙及城内明、清两代的古建筑群被大部分拆毁。1969年,“皇城”遭受到了最致命的一击:皇城门楼、“明远楼”、“致公堂”等最后的古建筑被拆除。 1970年,“皇城”的护城河“金河”、“御河”被填平用以修筑地下防空工事。而在老皇城原址上修筑的,则是存留至今,布局状若“忠”字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展览馆”和巨型毛主席塑像。
全部评论 | 我也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