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青旅(九寨沟旅游网)电子营销中心
免长途:AAAAAAAAAAE
电话:AAAAAAAAAAA
地址:成都大业路16号[九寨沟旅游网]-
您的位置:四川旅游 >>> 九寨沟旅游 >>> |
阿坝藏族民俗—抢头帕及浪寨子 |
浪寨子,是阿坝州一带藏族同胞中一种古老而奇特的婚俗。 每逢春节、庙会、节假日等人们欢聚的时候,也正是未婚青年浪寨子的时刻。来自四村八寨的男女青年汇集在一起,大家都有着充分挑选、追逐自己理想恋人的权利。 浪寨子的序曲是抢头帕。男青年一旦找到自己的意中人,不管认识不认识,也不管在大街、小巷、房前、路旁、通过一段神秘的跟踪和观察之后,悄悄靠近女身,趁其不备,从头上抢去帕子。姑娘们的帕子被抢,立即意识到自己被人看中,羞涩地回头观看男子的体态、长相及举止。小伙子却故意转过脸去,翻身上马,留给姑娘一个神秘而富有诱惑力的背影。以马蹄哒哒之音,翻开了浪寨子的序曲。 浪寨子的第一乐章,十分具有戏剧性。男青年骑在马上,拿着头帕,俨然一位凯旋而归的将军,昂首挺胸朝着事先看到的目标走去;姑娘则为一睹小伙儿的风采,在后面紧紧跟随。等到了僻静处,小伙儿才勒住马头,跳下马背来到姑娘身边。如果姑娘没有立即要回头帕,即表示愿意“交朋友”。两人就此约定当晚约会的时间、地点。小伙得了这个许诺便跃马扬鞭,打着口哨消失在滚滚烟尘之中。 浪寨子的第二乐章,犹如一首缠绵的抒情诗。到了晚上,小伙、姑娘都穿上自己最满意的衣服,约上几个未婚朋友,带上酒、肉等食品在约会的地点聚会。同来的朋友们或说或唱,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朋友。如果姑娘坠入情网,这个聚会便延续到深夜而不愿离散。在难分难舍之时,定下第二次约会的地点、时间。 浪寨子的第四乐章,充满热情、活力和幽默感。在第二次约会时,双方都要带上能歌善舞的伙伴,通过情歌对答增进感情。对歌从相见歌、约会歌、催情歌、查问歌唱到赞美歌、结交歌和离情歌。“送郎送在五里坡,再送五里不算多,路上有人盘问你,就说妹妹送哥哥。”婉转悠扬,悦耳动听,使谈情说爱融进了富有诗意的特定环境中,创造出一种感情勃发的氛围。 浪寨子的第五乐章,是终曲。男女双方多次浪寨子后,随着感情加深,两人在草丛中、树荫下、打麦场、高山上,叙谈玩乐,一经确定关系,便请媒说亲,永结秦晋。 [抢婚.说媒] 当双方感情达到顶峰时,他们就会商定好日期,由小伙子到姑娘家中“偷偷”将姑娘“抢走”当“抢婚”的时间确定后,姑娘约上自己最好的女伴一同打扮好,在约定的地点等候小伙子来“抢”。,小伙子则带上最好的朋友骑上马、直奔约定地点。姑娘有时为了测试小伙子的真心,会让好友和自己一样的装扮、夜幕下让小伙子辨认谁是自己的意中人。 第二天清晨,小伙子家请上本寨中德高望重的老者,正式前往姑娘家“说媒”。至此,姑娘父母才知道自己家的女儿已被别人“娶走”。 [结婚] 一夫一妻制是藏族主要的家庭形式。藏传佛教中的黄教严禁僧人取妻,而其余各派的僧人则可以结婚。 藏族婚礼仪式独具特色。婚日一早.鸡刚叫头遍,新郎家的舅舅带上亲友便至新娘家迎亲,新娘由至亲及女伴陪送。新郎的村邻每家都会赠送一桶清水,从新郎家门前依次排成长龙,在进门的那只水桶旁。新郎会放置若干茶包,供新娘下马踏用,新娘下马后,送亲人会在每个水桶上放一条哈达以示谢意。新娘进门前,亲友还会用柏树枝蘸水扬洒,有时还撒青稞粒,据说可祛魔除邪。新娘进门以后,新郎家长向新娘捧敬一碗牛奶,祝他们生活美满富足,主婚人将一条哈达抛挂中柱,祈求吉祥并念颂词向新人祝福。然后众人庆贺嬉闹,劲歌酣舞。 [生育] 藏族小孩生下来的第3天(女孩是第4天),亲朋好友携青稞酒、酥油茶、小孩衣物等前来祝贺,并举行“旁色”仪式,藏语意为清除晦气。“旁色”是吐蕃时期留下来的古老仪式,这天早上,生了小孩的人家会在家门口放一堆小石子,生的是男孩,便堆白垩石子;生的是女孩,什么石子都可以,并在石堆旁燃烧松柏香枝。前来祝贺的人们,首先在石堆和香堆上撒上糌杷面,然后再进入主人家门。 孩子满月之后,便要选择黄道吉日举行出门仪式。这天,母子(女)俩都换上新装,由亲人陪着(陪同的人也穿新衣裳)出门,首先到寺庙朝佛,祈求菩萨保佑新生儿长寿,在世上少受灾难,之后到亲朋好友家串门,多选择有福气的人家、以期待孩子将来也能组成幸福家庭。婴儿第一次出门时,家人会在其鼻尖上擦一点灶孔里的烟灰,使他不被魔鬼发觉。 [名字] 藏族同胞有名无姓,通常是两字或四字。名字多取自佛教经典,故重名的人较多,但可在名字前加上大、小、本人特征、出生地、居住地或本人职业等以示区分。一般还有男女性别之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