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丽人行
到这样神往很久,名字就那么美丽的地方,得多做点准备,怎么着也要丽人行丽江呀,穿上件在灯光下可以流光溢彩的嫁衣,全然不惧白族掐新娘的风俗,走在那青石街巷。呵呵,因为——东巴族的地盘到了。
华灯初上,行人并不匆匆,我独伫立
天街小雨,青石斑斑驳驳,几多繁华?
琳琅的小挂件,发黄的旧照片,不用细看就知道,小镇也曾经拥有胡蝶的梦。镜头捕捉到老人家走过银器店前粲然的一笑,常常走过的地方呀。店家是自己的熟人?还是那银器就是自己巧手打造?一定会想起当年盛装的风华!披星戴月的东巴老奶奶,何曾没有少年风流时?乐呵呵地找寻起银簪子来,走东家串西家,买了根就簪上自己的脑袋,身边有人看着,就越发得意,竟然梳出了如意的髻来。扭来扭去地满是媚态么?真是够暧昧的。
我才不买烫字的短袖衫呢,我正琢磨着写法,准备自己回家多写几个啦,呵呵,买本有关的书还能够开店用,当然,图书馆有的,还可以借啦。
早就想好,我要来来回回把这“天雨流芳”照个遍,我要把胜利和“去读书吧”结合在一起。忠义木府前的牌坊,就是这样蛊惑人心。小桥流水旁,优雅娴静边,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诱惑。却是真没想到,在这里寻觅一个没有人的街巷,居然那么容易,一个转身,就从繁华的商家林立,走进悠闲的三坊四照壁.典型的纳西族民居。和当地人攀谈起来,居然告诉我在这里的人家借宿,家上晚餐不过20元一天。嘴巴当场惊成“O”字型。淑女形象有待拯救中……
十点以后才入夜,诸多的红灯笼亮起来,那嫁衣果然映红了笑面,端坐在大石桥微湿的护栏上看熙熙攘攘的人流,感觉非常踏实,对着号称摄影师们的长枪短炮仍然自在,在同学曾经留影的茶馆借了块地方,也搔首弄姿一番。看了看,闻了又闻,对行走手册上的美食没敢苟同,真正找了家酒店用餐,却还是忍不住小摊子的香气扑鼻,挤进去,买了好几个在南京会被称为印度甩饼的小食。一边呵着手,一边吃着,全然忘记高原反应的一干人等加入了街头火把节舞蹈的狂欢,拉着别人的手就跳起来了。好在对方也没有在意,还有点油腻的友好,搭起肩来。
从放河灯的人群旁挤过去,一溜排的书吧,茶馆,主人面对洋鬼子说起外国话来特别流畅,还会间或唤两声自己的大白猫,嘿,标准京片子。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呢,松了口气,看来,到底还是同志。和好友就这样从从容容地走进去坐下来,然后看着老板娘收拾着里里外外,意外地收到几家客栈的名片,打定了主意还得再来的人,心里有分窃喜。言谈间大有准备在这里开家小店的意思。
夜已经深了,而大研古镇沸腾着、喧嚣着。纳西古乐开了场又散场了,宣科老人家怕是该入梦了吧。
啊,古镇,我们只是暂时离开……
作者:yuanfan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