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受朋友之邀,我们一行几人去桐庐旅游,我很高兴,桐庐还是早年瑶林仙境刚开发那会去过。 记得那次给我留下美好影响的不光是瑶池般的仙境,还让我领略到了天目溪山青水绿碧波荡舟的迷人风光。
当我们的车驶入桐庐地界,两旁的山便一下子宽阔起来,天目溪也舒展起她那窈窕的身姿,成了一位像模像样的大姑娘了。清澈见底的江水倒映着两岸翠绿的青山,那水清得透彻,清得迷人,江底游鱼历历可数,溪岸芦苇随风飘荡,江面渔舟逐波荡漾,真有点漓江风味啊。那幅江南山水风情画,一直烙在脑海里。这次去之前,我又翻出珍藏在记忆中的那幅美丽的山水画来。可是车过汾水,让人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反差竟有那样大,这那里是昔日的天目溪啊!江水混浊如黄汤,江中挖沙船拥挤不堪,堆如小山的沙石横拦于江心、沿路,那宽阔的金滩银沙不见了,那青青如茵的草地不见了,那飘荡的芦苇不见了,那份天目溪的宁静被挖沙船震耳欲聋的嘈杂淹没殆尽。那幅美丽的山水画被涂抹得面目全非、千疮百孔。我真有些想不通,我问桐庐搞旅游的朋友,你们市政府不管管吗?他们的回答是:利益驱动啊!听他们说话的口气里,充满着怨气和无奈,因为他们在天目溪投下了不少银子,搞起了旅游来,开始几年经济效益还算可以。但近年来,上海旅行社的老总们跑来一看,那泥汤似的江水,都不愿组团来了。客流量大减,经济效益一天不如一天,你说他们心痛不心痛啊!这就是桐庐失去先前那种旅游辉煌的病缘啊!
笔者认为:沙石经济效益虽好,但那是破坏环境换来的银子,是吃祖宗饭,吃子孙粮的断命路子,走不通啊!如果这样无序地挖下去,试想那两岸绿草如茵的滩涂还能恢复吗?那一片片金沙银滩还能重现吗?那黄汤如泥的江水还能清澈吗?
听说为此事,杭州日报记者专门去采访过,报导了此事。12345也出面过,还协调到了市政府里,都协调不了。这真让人有些不可思议啊???!!!(士根撰稿)
作者:lishigen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