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的夏天,暑热难当,在《旅行家》上看到一篇介绍乳山海滨风光的文章,立刻心驰神往。于是详细研究了相关的路线,制定出一条包括青岛、威海、成山头、乳山在内的胶东半岛自助游线路。与同学梅子一拍既合,安排好各自假期,顺利买下郑州——青岛的双程火车票,开始了两个已婚女子的开心之旅。
火车晚10:00离开郑州,次日上午到达青岛。出了车站,我们没有马上急着去找住处,反正行李也不多,看看地图,知道车站毗邻大海,著名的栈桥就在旁边,打算先看看海。沿车站广场的地下通道,上去就到了临海的大路上,栈桥就在对面,远远的看了看,浩瀚的大海令人精神振奋。沿海走了一段,向左拐进市区,在附近转了转,发现旺季的青岛住宿性价比很低,很多小店条件差,要价高,可能是地处车站的缘故。随打车直奔信号山公园,问司机可否帮我们推荐一物美价廉的住处,司机带我们在公园附近兜了几圈,不是客满就是价高,已近中午,梅子开始不耐烦了,看到公园大门对面有一家庭旅馆,进去一问,一间房两个人每晚只要30元,梅子决定住下,虽然条件简陋,但周边环境尚好,对面就是信号山公园,旁边是迎宾馆,好在只住一晚,就凑合吧。
放下行李,在旁边的小店里吃午饭,蛤蜊汤鲜美无比。饭后,直接上公园,买票的时候,卖票的大嫂主动给我们减去四元,每张十元门票只收8元,说是今天有雾,看不清,真实在的青岛人。沿路上到旋转观光塔,乘电梯到塔顶,红顶、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展现眼前,当日的天气稍有雾气,但依然可看到远处的栈桥、小青岛等地,雾中的青岛静静展示着,没有大都市喧嚣嘈杂的感觉。这里的确是登高俯瞰青岛的好地方。
从信号山出来,我们沿海边路往八大关去,沿途经过鲁迅公园,第一海水浴场,浴场里人潮涌动,从大路可直接进入浴场,才发现原来青岛的浴场是不收门票的。
来到八大关,这是由八条以八个著名关隘命名的路组成的别墅区,各种风格的别墅散落其间,又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八条幽长、静谧的小路静静的交错连接着,虽然是旅游旺季,但来这的旅行团并不多,漫步其间,仿佛走在异国的街头。很多别墅赫赫有名,著名的花石楼,曾是将介石的别墅,门票5元,我们楼上楼下、里里外外转了个够,在人家里从客厅到卧房,从天台到花园拍下N张照片,最值的是还在里面的WC里方便了一回,从房屋结构看,应是原来WC的位置,青岛人的确大气,要在别处,断然是要作为文物圈起来的。
号称青岛钓鱼台的专门接待政界要人的山海关9号别墅,门前仍有军人站岗,还有曾住过5位元帅的元帅楼、公主楼等等。风格各异的别墅,掩映在浓荫绿树中,伴随着海浪的呼吸,静静地矗立着。找张面海的椅子坐下,夏日清凉的海风拂过,和着身后树影娑娑,闲散地坐着,默默品位青岛的味道。有这样清凉、悠闲、风雅的去处,青岛人真是幸福。
来到第二海水浴场,邓小平曾在这里搏击过。顺浴场走了一段,看到一大片礁石区,这里视野开阔,可以眺望大海,看海鸥翔集,海浪拍打礁石的壮丽景象。日落了,我们到泊在海边的一艘船上吃晚餐,本来是坐在甲板上的,濒海临风,很是浪漫,可刚坐下没多久,就狂风大做,风雨交加,被迫赶回船舱里。风浪很大,吹得大船左右摇晃。饭后,看雨仍没有停住的迹象,打车返回住处。
次日,起床后就近参观旁边的迎宾馆。通往迎宾馆的是一条幽静小路,路一侧好象是信号山的山体,另一侧零星散落了些老的石头房子,经年累月,墙壁上长满了青苔,寂静的小路空无一人,让人不禁遐想住在房子里会是怎样的温馨、恬静。小路的尽头是迎宾馆,红顶黄墙,耸立在绿草地上,在绿意掩映中分外醒目,明亮的阳光照耀着,一切象是电影中的场景。进到里面,所有的房间以及屋内的设施都被用绳子隔了起来,只能在外面看一看,远没有花石楼里的亲切。
从迎宾楼出来,拿了行李,打车直奔汽车站,买到去威海的长途车票。
作者:book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