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排漂流在遇龙河上
遇龙河是漓江的一个支流。
到桂林旅游的人,大都知道漓江,但却不一定知道遇龙河。如果说漓江是众所倾慕的大家闺秀,那么遇龙河就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
大家闺秀是矜持的,距离的,所以我们只能在轰鸣作响的机帆船上急促而匆忙地浏览漓江。我们像飞跑的时间,不停不歇地向前赶去,那惊鸿一瞥的美丽,还未待细细打量,慢慢欣赏,流逝的岁月,就把一切都无情地抛在了后面。文革时的语体中,经常有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句,此时就是这种感觉。
小家碧玉则是清水芙蓉的邻家女孩,一颦一笑,尽在眼底。青青的竹排把一柄荷叶浮在水面。河水静静地流,荷叶悠悠地漂,心境便成了一朵朵适意舒展的睡莲,清馨而幽远。
遇龙河就这样无拘无束地与我们相伴相随。
河水清澈平缓,一丛丛墨绿的水草被水流吹拂成风中的杨柳,在河底飘呀飘。游鱼像鸟儿一样飞翔,把我们的快乐从这个枝头带到另一个枝头。欢悦洒满了河流,在每一道涟漪里银光闪耀。
河岸成片的油菜花、萝卜花,一管管浓重的油彩挤在了田野这块硕大的画布上。强烈的油画效果猛烈撞击着我们的视线。
转过一道河湾,三两村妇于岸边浣洗衣物,一只土狗冲着我们的竹排兴奋地又叫又跳,一看就属于小孩子里的那种人来疯。
远处,或秀美,或峥嵘的山峰涌浪似的连绵起伏。山脚下,绿树掩映中村舍点点,炊烟袅袅。田间,农人与黄牛不紧不慢地一步一步丈量着脚下的泥土。
恬静,悠然,安详。觉得来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竹排划进一片茂密的凤尾竹林,惊飞起一只宝石蓝色的翠鸟。蓝色的锦缎被风刮到了天空,倏然又随风飘逝。但它并没有飞远,只是害羞地躲到另一枝树梢里,在浓密的枝条后面,伸出美丽的小脑袋,瞪着好奇的黑眼睛悄悄地打量着我们。“见客入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可惜眼下还没到青梅收获的季节。
前方碧玉似的水面上,游来一群雪白的鸭子,极像我们校园绿茵草坪上盛开的白玉兰。暮春时节,只见一地的灿烂。
我执意要与鸭子们合一张影,想象中:绿水、竹排、白鸭……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筏工把竹排向鸭群划去。
谁知鸭子们不识抬举,高低不肯合作。我们的竹排刚刚划向左面,它们又向右岸游去,只好像一只猎犬似的跟在后面穷追不舍。
鸭子们愈发惊惶失色,它们的眼里流露出恐惧的目光,张开翅膀尖叫着逃跑,叫声像一枚枚射出的子弹把镜子似的水面炸成狼籍满地的玻璃碎片。
这使我们很难为情,虽然我们曾吃过无数的烤鸭、板鸭、盐水鸭,但此时,却一点也没有要吃它们的意思。我们没有任何恶意,只是想与它们留一张亲善和睦的相片,表明我们人类是深深热爱着我们身边一切事物的。
我们举着相机一遍遍地瞄准着,在它们看来,这与从前举着猎枪瞄准它们时的动作没有太大的区别。
人的意志是强大的,我们想要与鸭子合影,到头来,鸭子就一定会被我们强行塞进相片里,至于是否是鸭子的真实意愿,那就不是我们想知道的了。
当我们面对镜头,在鸭群旁边亲切微笑时,或许我们的牙缝里还有一丝没有剔除干净的鸭肉。所以,如果有人看到我们与鸭子们笑容可掬亲密无间的场面时,千万别相信真是什么普天同乐的大同世界,那只不过是城里人的作秀罢了。
可是不作秀,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旅游,本来就是城里人的一场作秀。我们把自己囚在钢筋水泥里,然后又把自己放出去透透风,名曰接触大自然。一如眼下我们漂流在遇龙河上,给自己放放风一样。看见天上的飞鸟,田里的耕牛,以及河里的鸭子,都会发出喜悦的欢叫,只有在这欢叫的瞬间,才发现自己在钢筋水泥里面待得太久了,生疏了大自然中的许多美好东西。
但是我们能改变这一切吗,我们愿意改变这一切吗?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到钢筋水泥中去,等待着下一次放风的到来。
筏工划动着竹排,继续向下游划去。一路上不停地向我们介绍沿途的景点:老鼠爬山,骆驼过江,大小五指山……风光旖旎,秀色可餐。
两位筏工都是遇龙村人。年轻的叫阿胜,初中没毕业就出来干活了。
阿胜从未到过桂林市。听来简直不可思议。阳朔到桂林的交通非常方便,乘车一小时就到。一颗年轻的心,怎么不放飞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呢。
遇龙村前的河上有座著名的拱形石桥——遇龙桥,据说建于明永乐十年,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阳朔县重点文物古迹。我们的竹排就是从遇龙桥下开始漂流。
从竹排上回头望去,遇龙桥古木参天,青藤缠绕,风蚀斑驳的痕迹于沉寂中无声述说着一份久远的历史。
问阿胜,是否知晓遇龙桥建于何时。茫然摇摇头。
昨天游漓江在渔村,那位村里的导游,首先把我们带到村中的古学堂,如数家珍地告诉我们,渔村历史上,过去出了多少状元郎,现代有过多少读书人。老导游说到这些时,一腔的自豪全部飞龙走蛇地写在了脸上,每一笔都像春天的雨珠落在屋檐的瓦当上,飞花四溅,叮咚作响,比说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光临渔村还要神采飞扬。后来,又带我们去参观渔村民居,不时信手指着一些雕花门窗说是某朝某代留下的物什。真应了王朔的那句话:不小心就弄出个《红楼梦》来。
遇龙河的美丽风景据说是几年前一位外国摄影爱好者徒步考察时发现的,拍摄了大量的风光图片,回去一宣传,引来了无数的游人。遇龙河附近的村民们便纷纷自发地出钱购买了大量竹排,并配置了竹椅、遮阳伞、救生衣等,搞起了遇龙河漂流,生意非常红火。的确也给这一带的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听阿胜讲,去年夏天,一位外国游客漂流遇龙河时,不慎落水淹死。有关部门加强了遇龙河漂流的管理,规定遇龙河漂流一律由政府组织,村民不准私自揽客漂流。
我们来时,在遇龙桥售票处就见到屋子里坐了六七个管理人员,他们围坐在火炭旁说笑,一边烤着火,一边吃着柚子。
原先一竹排漂流最多也就是百八十块钱, 所得全部归筏工自己,现在有了管理部门,一竹排漂流官价是240元,筏工只能拿到60元。竹排一涨价,游客骤然减少,筏工们一个月轮不上几次。轮不上,就没得钱挣。
村民们联合起来罢工,抗议说竹排及配置的一系列物品都是我们出钱购买的,你们一分钱不花,还要拿大头。
问,罢工的结果如何。
阿胜一脸丧气:还能怎样。
学历史的时候,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爆发于广西。官逼民反,老百姓不是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是不会揭竿而起的。但是一代代的农民起义又给中国的历史带来了什么?从课本里走出来后,我对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有了不同于教科书的评价,一群没有知识文化的群体,何以能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从遇龙河上游漂流过来时,一路山清水秀,美景良田,以为看到了世外桃源,其实真正的世外桃源永远只能存现在诗人的理想里。
遇龙河漂流的终点是月亮山下的大榕树。
大榕树高17米,硕大的树冠覆盖了周围约2亩的地面。据说这里是当年刘三姐与阿牛哥对歌定情的地方。记得看电影《刘三姐》,刘三姐在大榕树下柔情万缕,欲说还休,用羞答答的眼神睃着阿牛哥: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竹子当收你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那情那景很是让人怦然心动。
现代的爱情是零点乐队那种血脉喷涨一遍遍不善甘罢休地吼唱:你到底爱不爱我?这种爱情银亮闪烁,光芒逼人,总让我想到钻戒坊里那些在射灯照耀下张扬着热辣辣的眼睛不肯收敛一丝锋芒的钻石。
还是喜欢古典含蓄式的爱情。一份底蕴悠长的浪漫,一枚暖玉生烟的翡翠。
《刘三姐》的片尾,刘三姐与阿牛哥在大榕树下点一叶小舟,唱着山歌,向远处的天边划去……。
或许在那水光山色的渺渺处,他们找到真正的世外桃源了吧。
作者:limei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