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
吐鲁番之行
早上八九点,我就醒了,乌鲁木齐时间比北京时间晚两个小时左右,这个时间相当于上海的六七点钟吧。
天已经亮了,只是有点阴阴的。这样的天气,最适合去吐鲁番。
跑去一家小店吃早餐,小小的店面,胖胖的老板娘。在新疆的第一顿饭,好象吃的是一种叫揪片子的食物。有点膻膻的羊肉汤,里面是很硬的宽面条,土豆,西红柿,香菜,怪怪的味道。老实说,不太适合上海人的口味。
包了一辆车,约了他的朋友,一行人往吐鲁番进发了。
车开在高速公路上,周围是空旷的戈壁,稀疏地长了些草,羊群漫无目的地四处游走。这是完全不同的风光,好象路始终在向前延伸,无边无际,寂寞也无边无际。他的手握着我的手,却还是觉得心里有个填不满的缺口。周围几乎见不到人迹,偶尔有辆车开过,也是瞬间就消失于视线。
车驶出乌鲁木齐不多远就看到前面的大风车。成片的风车林,蔚为壮观。据说风车的一片页片就有12米长,进口一架风车就需花费几十万。也就是说,在这成片的风车林里,少说也有几亿的投资。但是,放眼望去,似乎只有少量的风车在运转。有些喟叹。
车行了很久,两边的戈壁,让人困乏。
吐鲁番离乌鲁木齐市只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可是,我们的车开了三个小时都没有到达目的地。一路上自信满满的司机也有些搞不清方向了。在高速公路上迷路,兜转,终于到达吐鲁番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四点了。
吐鲁番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灰头土脸的。没有高的建筑,路边到处是晒葡萄干用的砖房。成片的葡萄架,也是绿得不够翠。
坐在路边的小食铺里吃饭。一路上同行的大哥就一直在唠叨说,这里的大盘鸡是他吃过最好的。跑去看老板在那里煮鸡,嘟噜嘟噜,香气就溢出来了,搀虫也勾上来了。味道的确很不错,尤其是用鸡汤拌手工做的干面吃,实在是很香。
由于时间的关系,吐鲁番的八大景点只去了其中的两个---坎儿井和交河故城
坎儿井
坎儿井是几百年以前修建的水利工程。其实,并没有太大的看点。妙就妙在,游人稀少,又正是桑葚成熟的时节,吐鲁番人态度友善,任我们攀摘其中。常见的紫色桑葚味道浓郁甘甜,但我更偏爱白色的那种,清爽可口。满树的桑葚,张嘴就能吃到,真羡慕当地的人,可以什么都不要去想,悠哉悠哉地生活。
成片的葡萄架,叶下的葡萄已开始垂挂,那么幼小,再过两个月,想必采摘的喜悦,更令人心向往之吧,可是,我却只是个路人,再无法体味到了:(
猫腰在低矮的葡萄架下行走,几乎看不见头上的天空,偶尔阳光透过密密的叶片照进来,也不觉得闷热。喜欢这样的感觉,有风轻轻拂过脸颊,没有人声鼎沸,没有高科技的产物,有爱的人陪在身旁,生命多美好。
在卖葡萄干的小摊上当了一回摊主,在帐篷里扮了一回维吾尔族姑娘,在坎儿井边用清凉的水洗脸,不知今日是何日。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是古代车氏民族所建,地势险要,在两条河交汇处,故名交河。
而今,车氏民族也随他们的城市一起,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留下这些风干的残垣让后人凭记。
一切都太静谧,安静地让人觉得耳膜都生疼。因为讨厌嘈杂的城市,才会逃来这片土地,不知道为什么却还是会觉得这安静让人心慌不适。也许,这就是久居于城市的人根本无法懂得的沉重。
这是一座太寂寞的城,满目沧夷,满目黄土。想象不出它曾经有过的辉煌,只是想要大声喊叫,又怕惊扰了沉睡千年的亡灵。
太寂寞了,就算爱着的人在身旁。苍穹之下,就只有这座空城,寂寞,无边无际,令人窒息。
城中只生长一种叫做骆驼刺的植物,很奇怪它是如何能在这种降水量15毫米,蒸发量却有3000毫米的恶劣条件下生存的。也许,就是这样,拥有得越多,也就越多遗憾吧。在只为生存挣扎的时候,其它都对它毫无意义吧。
又想起那座叫高昌的城,故去的城,是否也同样的落寞,同样的抑郁?那个骄傲而倔强的高昌国王,是否也曾和我流过同样的泪?
“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记忆,有一日,也是会被淹没的吧。
车驶离吐鲁番的时候,看到路两边的杨树,那样笔直无畏地生长着,真希望自己也可以象杨树那样坚强,始终向上地生长着,始终抱着美好的梦想,即使头破血流都不放开手,希望自己可以那样执著。
回程的路,比来时快了好多,始终在追随太阳行走,看着太阳一会儿落下,一会儿升起。天空的颜色好美,想要躺在戈壁上,看流云飞过,看日暮月升,不管一日一日时光流转,都只想要这样微笑地望向天空。
看到雪山的时候,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久。那个为爱一夜间白发的女子,是否还会在夜里弹起箜篌,萦绕千年的幽怨?或者那对始终无缘的有情人,是否已经化做这山间的积雪,同唱着白头呤?山连天,天连山,无穷无尽,天山,那遥远而美丽的传说中的故乡...
才告别吐鲁番,就已经开始期待我的天山之旅了,真不知道新疆还会给我多少惊喜。
作者:rainc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