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的清香,苗女的柔情
从镇远县城到镇雄关有17公里的车程,然后,沿着相见河步行二十分钟才能抵达游船码头。山路径挺崎岖,穿行于绿林之间,男的都成了好汉,女的都成了侠客,这种感觉不仅来自本身,也来自瑶女和小径上遇见的游客。红脸映汗,豪气喘喘,大家都象练功之人。途中碰见山民在兜售民俗工艺品,多为家用之物,如织锦腰带、荷包等等。让我好奇的是一个旧的竹编葫芦,葫芦本不能直立,聪明的山民以竹篾在葫芦下部编成圆弧底座,既不改变葫芦本身的优美造型,又可直立于平面之上,装茶装酒,可挎可立,十分方便。相见河虽小,却清澈见底,连绿绒绒的水草在河中的每一阵呼唤似乎都能为我们所感知。一路上,有三剑峰、雄狮回首、四方洞等岩溶山峰让大家拍手称奇。上了游艇,“突突突”的马达声便破除了这青山绿水的沉寂。出了相见河就是舞阳河的主航道,就在这交界处有个鸳鸯湾,据说湾内栖息着数百对“情场楷模”。可是,我却无缘见习鸳鸯们的恩爱。据导游说:“鸳鸯已养成一听到游艇马达声就深避不出的习惯。”或许无论人类,无论动物在爱情上都讲究那么一点情调,容不得嘈杂喧嚣,更不悦于别人的评头论足。可悲的是一些现代人“快餐式的情爱”,可以不分场合地得以产生和完成。此时,面对冷寂的鸳鸯溪,我只能充满歉意地说:“打扰了。”
一进入幽深险峻的龙王峡,我就马上体味到“群山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如神”的诗情画意。先是看到自龙王岩上直泻而下的瀑布,由于受陡壁上钙化堆积物的阻挡,瀑布跌成三级,水珠飞溅,濡湿册岩周围的一片葱郁。游艇不知不觉地拐了一个弯,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被镇远人印成明信片,制成商标的美景──孔雀峰。一对基座相连的孪生石柱临水而立,柱高122米,与柱后翠绿披挂的山坡组成一幅绝妙的画面──孔雀开屏。许多人都在公园里看过孔雀,可是无论你怎么哄它,逗它,它就是不开屏给你瞧。舞阳河的孔雀峰可没那么娇气,无论你什么时候来她都万千风情地让你一次爱个够。我们给这里的天然和清新吸引住了,这里的水由于没受多大的污染,明显清澈见底,从来也不知道山风竟然如此清凉而不夹多少味儿,吹在脸上尤如一双软若无骨的手的抚触一样,轻而软,细而爽。河滩上的沙更细更软更白,踩在其中的感觉比专业按摩师还要专业。
在渡口下了船,整理好自己的背囊。沿着路走进苗乡,郎德上寨在苗岭山区还颇有名气,被誉为“露天苗族民俗博物馆”,这与其环境优美有很大关系。九十多户人家,就有九十多座吊脚楼错落有致地从山脚分布到山腰,枫香树和凤尾竹用绿意盎然的枝头撩拨着楼前的“美人靠”和楼后的窗棂。有一条小河风韵万千地从寨前流过,河上飞架着一座能遮风避雨的风雨桥,河畔排着好几架依呀呀唱着的竹筒水车,几个苗女在卵石滩上晾晒着衣裳,一位包着头帕的老太太正在清澈的河水中荡洗着菜蔬。我们被这样纯净美丽的画面所感动,苗寨在没有客人的日子里才呈现这样的闲适无忧。我忽然想起《篱笆墙的影子》”的旋律:“山也还是那座山,梁也还是那首梁……”。事实上山寨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没有那么多利害关系可以算计,没有那么多权欲可以勾心角。我们说山里人纯朴,就是因为他们生息在十分单纯的时空里,不熟悉外面世界的精彩和无奈。
不知不觉走到了寨门口,那是一座小巧玲珑的木楼,上面挂着一对牛角杯,据说,拦路酒的最后一道就是拿这看不见底的牛角杯侍候你。
眼前平平常常的山坡,苗人称之为游方坡,乃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与都市不同的是,苗人是以木叶、夜萧、口哨、歌声表达着心中的爱恋,以手圈、花带、头帕传递倾心的情意。“两情相悦”是他们挑选对象的第一标准,其间流露出的纯朴率直在都市恋情中可能被视同神话。
如同神话的还有郎德上寨的铜鼓坪,这是苗寨的议事中心和娱乐中心,铜鼓坪是以鹅卵石仿铜鼓鼓面纹饰镶嵌而成,苗人在其中跳舞就叫“踩铜鼓”,铜鼓坪中央立一牛角形的木柱,上面悬挂着一面铜鼓。关于苗人为何视铜鼓为圣物,还有不少美丽的传说,我们也无暇去过深地探究,继续在寨间小路上体味着那纯净无忧的生命气息。当然,我们不会忘了用相机镜头将一切美丽凝固成可以携带的胶卷。令人捧腹的是,冲洗出照片后,才发觉当时被我视为美景拍下的凤尾竹掩映的吊脚楼,墙角居然方方正正写着“厕所”二字,我又怎敢将照片寄给那位被我鼓励着在此景前留影的友人!仅这一点,郎德上寨就够让我铭刻心扉了。
邻走整理行李,将灵香草卷起束与手腕,手动时幽香扑鼻。将葫芦收放背囊,于是,这苗寨的清香,这苗女的柔情,却是一起带走了。(编辑:飞扬)
作者: 方宁依
作者:iyoy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