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水 如 诗
第一次听说富春江,是在课本上读到的吴均的《与宋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水皆飘碧,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这样美妙的词句令我早存了一份要去实地一观的愿望,去年秋天终于达成了这个愿望。
桐庐县位于富春江的黄金地带,来到这里看富春江也许正是受了吴均的《与宋元思书》的影响,“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我想,如果是“从流飘荡”的话,应该是自桐庐至富阳才对,因为桐庐在富阳的上游,诗人大概是太醉心于这奇山异水,记错了航向,不过当我们来到这个幽静的县城后,却禁不住想起上个世纪初的江南,郁达夫用他那双忧郁的眼光注视着这江南古镇的渡头,品味着“近乡情更怯”的感觉,满目是那受着饥寒交迫煎熬的乡亲,此时脚下静静流淌着的正是这善解人意的富春江水,如今,那破旧的瓦房早已逝去无踪,而诗人眼中所见的桐君山和渡头尚存,乡民们仍在江岸边浣洗着衣裳,富春江仍然是那样的安祥和静谧,那些古老往事可曾也随着富春江流走?
桐庐县城被富春江和分水江所包围,富春江在这里变得宽容而大度,靠江北岸的放马洲郁郁葱葱,富春江的水给人的感觉是清新,象早晨的空气,令人有疲劳顿散的爽快,又有一种深邃的美感,泛舟江上,夹岸翠绿的富春山衬映在江水中,真可涤荡尽心灵的抑郁,所以古人云:“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清美”,我没有行尽三吴,然而富春江的水已足以令我满足了。
来到桐庐,最值得一去的是严子陵钓台。严子陵,即东汉的严光,与汉光武帝刘秀曾是同窗,因为不愿征召入仕,便隐居于这富春江畔独处。这是一处十分隐秘的地方,从富春江镇到钓台这一段只有水路,严光初来这里时自然没有眼前所见的这些亭台楼阁,也许除了自己结庐而居以外,陪伴他的就只有这富春江水了。如今的严子陵钓台,高高在上,离水面足有五六十米,据说,钓台不过是凭吊严光的一个遗迹,真正的钓台早已荡然无存,然而严光眼中所见的富春江应该还是这一番景象吧。
严子陵钓台边的富春江,是饱满而热情的一池秋水,正值秋阳杲杲,水面波光凌洵,对岸的山中村舍时不时冒出一缕缕炊烟,远望上游,则如瞿塘峡口一样壮丽雄伟,怪不得会把它称作小三峡,不一会儿,夕阳西沉,落日的余晖在苍黛的山色里溶成暗紫,淡化成一片昏暝,一种地老天荒的感觉袭上我的心头,今天我所见到的富春江仿佛是在我面前摊开的一幅历史长卷,又有如一首小诗让人回味,正如一位隐居者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作者:yubo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