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峡谷 太湖源头
看渔歌唱晚,听桨轻浩风。几年前荡舟太湖时,曾发思源之幽思,后听文友说起,太湖之源在浙西天目山麓。心仪久焉,去一趟龙须峡便成了一种奢望。
这次得以成行,借了生态笔会的光,接到通知起便开始激动起来,同行都为笔友,自然有颇多感兴趣的话题。闲聊中才知龙须峡还有不少别名,如“小九寨沟”、“太湖源”、“生态沟”、“猢狲沟”等等,这些称谓对于久居喧嚣都市的我来说,无疑是闪烁着诱惑的。途中兴致也就愈行愈浓,口若悬河,目顾四窗。车入临目,窗外秀色足以养目了。青山是一座一座扑面,碧水是一弯一弯甩后,这里的风不仅是凉的,而且更是绿的,随意向空中抓一把,指间都会源源不绝地流出这种生命的色彩来,还有阡陌中的翠竹,还有坡地上的油菜,还有披春绽放的红杜鹃。景区未进,睫毛上早已挂满了串串惊喜。
几个拐弯之后,是几幢颇具特色的建筑,土瓦红柱,木壁翘檐,太湖源景区到了。站在门楼前,四周群峰合翠,清流如歌,百鸟啼春,天清气朗。烟波浩淼、浮光耀金的太湖,其源头竟藏于这崇山峻岭之间,多少有点意外了。正值周末,这里游人如织,各式车辆排成长龙。我悄悄留意了一下车牌,以江苏、上海为多,这应在情理之中,常饮太湖水,难忘太湖源。
太湖源景区为十里峡谷,沿溪溯上,峰回路转,曲径通幽。我们完全被时刻都在变幻着的景色魅惑了。谷底卵石成流,山泉淙淙,两岸则群峰环峙,植被茂密。龙须壁、千仞崖、醉花瀑、竞跳石、仙人台等景点次第绽现,因各人审美情趣差异,幻变出百姿千态。有威严的、狰狞的、奇特的、突兀的;有的如刀剑、有的如斧钺、有的如石笋、有的如莲花、有的如怪兽、有的如巨人,争奇斗艳,气象万千。
在这些峭壁之上,丛生的龙须仙草悠飘如拂,展示着生命的力量。每当我们转过一弯峰壁或者一道山壑时,前面立即又会有一幅迥然不同的美妙景象进入眼帘,人的兴奋情绪始终被提着,于是山不在高了,路不见长了。难怪游伴嬉言,这次旅行最忙的不是双脚而是眼睛,最动情的不是天空而是心灵。
在峡谷之中,泉是这里的主角,这里的精灵。或躺或冲,或摸或溅,瀑涧飞跌,碧潭环串。可以说,这源头之水一出世便富有了这般倔强和义无反顾,即便艰难如叠,也一笑以赴之。越千山过万壑,奔流不息,它们只守望一个信念,那就是:成就太湖的伟大和精神。据导游小姐介绍,这太湖水源出自主峰马尖岗,水质清洌甘甜,富有多种矿物质,掬水而饮,心旷怡神。景区十分注重水源的保护,要求游客只留下脚印,只带走倩影,这是一种责任,更是对天人合一生态理念最本质最切肤的一种肯定。在千仞崖我听无锡一位游客说:太湖源头能保护得这么好,实在是一种安慰。
从十里峡谷出来,临风而立,我的心灵久久沉湎于这种出神入化、青光四溢所给予的亢奋之中,全身透明一般,这种享受是太湖源的恩赐,是自然对于人类文明的回报。我们有福了。
太湖源呵,你是灵魂刻骨铭心的记录和净化。
作者:yuhai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