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去同里己不知第几次了,让我惊讶的是,刚踏进正福草堂就被悠悠琴声所吸引,一看原来草堂主人在抚琴,心想,阿!真好雅兴,所抚之琴乃七弦琴,现在能弹者真是凤毛麟角。(后来才知道主人也是刚学不久,师从吴门琴派裴金宝先生)再看草堂也有很大变化,新增了凉亭、茶厅供入住客人聚会聊天的也是听主人抚琴和唱苏州评弹的地方,房间也有所增多,特别是其中新增两间中式套间,一间是以明式“拔步床”和带有小客厅的房间。特别是那张床,都市人连看多很少看到,不要说睡上一晚了,她能使人产生很多联想。要说明的是这张床是主人新打的,既古朴又时尚。而另外一间是以百年红木床和古旧家俱组合而成的套间。多时可以容纳四、五人,有供喝茶聊天的地方,也有娱乐打牌的地方。假如一家几人或三五知己、同窗那是最合适不过了,二个人的话如果喜欢空间大一点也非常不错。而且所用空调都是美的立柜式,不论数九严寒也会温暖如春。晚上品茗聊天时先请主人评弹一曲,我记得是“宝玉夜探”非常美妙可是听不懂,只能感受一下,一曲终了只听明白一句‘林妹妹阿’。还请弹一曲七弦古琴,由于主人刚学弹了个小曲叫“杏坛吟”据说是以前孔子所奏,而且有唱词因为觉得词曲优美,特问主人抄录“暑往寒来春覆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遍地愁。”当时的我浮想联编,思序万千。曲终茶毕各道晚安,带着余音进入梦乡。次日寻梦并非去所谓景点,而是闲庭漫步小巷曲弄之中,探古寻幽与未被开发庭院民宅之内。在此想建议喜欢访古寻梦的朋友一个绝妙的地方,被里人称为读书桥一带,那里游人希少,但那边景致绝不亚于三桥,一些艺校学生写生多去那边,你不妨去看看,或许那里能找到梦中的同里。时间飞快转眼又到与梦中同里、还有那让人留恋的正福草堂和草堂主人,分别的时候了。带着一丝不舍,踏上了归程。心中默想还会来寻梦,还会住在正福草堂,还会与主人品茶聊天,还会听主人弹琴……。
作者:zfjslx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