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蓝天如洗,繁花似锦,芳草茵茵,我和陈呆在一起,似乎又回到了逝去的岁月,就像在大学里的日子一样宽容、勤劳、积极、快乐,因此,心情格外畅快。
要单说什么格外突出或引人的景点,昆明没有,但它综合起来的方方面面都还算不错,无论风土人情,还是气候环境,以至餐饮娱乐,都有叫人惊喜之处。
民族村里佤族茅屋的那场歌舞,真是震撼人心。舞者未现,乐声先起,鼓者为一长发男子,头搏红带,身着黑衣,皮肤黝黑,肌肉结实,狂野强悍。钵者银钗红裙,乌发紧挽,凸唇深目,铜钵开合,震撼人心。此刻那鼓者更是全神投入,其闭目耸身,挥舞手臂,鼓槌上下翻飞如虹,敲击大鼓二鼓三鼓,身体一起再起三起,俯仰自得。“锵”的一声,舞者自后台跃出——长刀舞。刀光,人影、钹声、鼓响、立即贯满整个空间。佤族的民风淳朴豪迈。与其他热带民族柔美委婉的风格迥异,给人留下特别深的印象。
过桥米线五元十元五十元不等,待遇雅间上座大堂各异。叫上三大碗五元米线,拣了个清爽干净的座处,怡然四周顾盼,大家捧碗埋头,唏嘘有声,痛快之致。“汤来——了。”海碗叮叮当当的摆成一排,装了大半碗的老腿汤,油层黄厚,热气不冒,似乎很是稳重沉默、声色不动。“米线——来了”一盘切地飞薄的肉片火腿鸡肉丝,一盘青菜豆芽大头菜,再是煮好的米线一中碗,肉先下,刚一入汤,立即就变色起卷,再下菜最后下米线,正好满满的一大碗。豌豆苗碧绿清香,米线洁白柔韧,正应了爷爷的吃面秘诀:汤要宽,肉要多,面不易少。和陈相视一笑,开吃。陈的大哥则天上地下的摆起中甸奇闻,哄的我俩儿心中大动,都嚷着要找个机会去一趟。
作者:oy1